2010/10/29

DV 機也可作 FaceTime 鏡頭

當內建 iSight 還未普及的時候,要在 Mac 上要玩 iChat 通話,除了可以用價格昂貴的 iSight 之外,還可以使用 FireWire 為介面的 DV 機。

今天有一位使用 Mac mini 的客人上來 Mactivity,想知道新推出的 FaceTime 能否像 iChat 一樣支援以 FireWire DV 機作為 FaceTime 鏡頭。

即時作了一個簡單測試,發現 FaceTime 除了可以使用內建 iSight 以外,也能成功辨認我的陳年 SONY FireWire DV 機。


有了 FireWire DV 機作為外置鏡頭,加上 MacBook 內建的鏡頭,我的 MacBook 也像 iPhone 4 一樣擁有「前置」及「後置」鏡頭了!

P.S. 如果你想把舊款 FireWire DV 機接上只有 FireWire 800 的 Mac 上,可以選購這款 FireWire 800/400 Adapter

2010/10/22

最應該花的 HK$780


Apple 真的是一間很有趣的公司,凡是它推出的產品,即使你從來沒有見過,都會吸引人即時購買。就像今次的 MacBook Air,大家都未有摸過、未有見過,不少朋友卻會乖乖的拿出信用咭上網訂購。很有點像買樓花,只要看見示範單位,就會爭著去付錢,從來不會過問單位落成後的樣子。

同樣的 HK$7,588,應該用來買 MacBook 還是 MacBook Air 呢?究竟 MacBook Air「夠用」嗎?在還未有實物比較的情況下,很難下判斷。也許待幾個星期後,我再研究一下兩者的分別。

這裡想提醒一下心急的買家,根據網上已知的消息,MacBook Air 的記憶體是直接焊在電腦底板的,換言之,你不能自行升級。Apple 說:「增加 MacBook Air 的記憶體容量,是提升效能的簡單方式。」如果你買了 2GB 的 MacBook Air,以後想升級到 4GB 卻不是很簡單。

現在把記憶體由 2GB 升級到 4GB 的價錢只是 HK$780,為了保障你的將來,我是強烈建議你在網上訂購時,花 HK$780 把記憶體升級,免得「後悔莫及」。誰保證快將來臨的 Mac OS X 10.7 Lion 不會要求 4GB 記憶體呢?


我大膽預測,Apple 會很快把 MacBook Air 的標準記憶體由 2GB 升級為 4GB,起碼在高檔型號(大容量快閃儲存型號)中把 4GB 記憶體列為標準。

2010/10/21

防止垃圾電郵

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有一天,再也收不到垃圾電郵,特別以簡體字發出的垃圾電郵。

發出垃圾電郵的公司,也講求效率及回報。據說當他們發覺電郵名單中的接收者從來沒有打開電郵,就很可能會把你的名字從名單中剔出。

但怎樣才知道收件人有沒有打開電郵呢?很多以 HTML 格式編寫的電郵,都包含了圖片連結,只要你打開郵件並下載那些圖片,對方就可以確認真的有人閱讀這封電郵。恭喜你,你以後就會收到無窮無盡的垃圾電郵了。

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大家可以在 Apple Mail 的「偏好設定」中,在「檢視」項目下,取消「在 HTML 郵件中顯示遠端影像」。


下次當你打開包含圖片的 HTML 電郵時,你只會看到電郵中的文字,不會自動下載其它圖片。這樣,寄件人就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打開過這電郵。


如果你確信電郵是來自「信得過」的公司,可以按右上角「載入影像」,你就可以看到一封完整的電郵。


我現在才懂這樣做,會太遲嗎?

2010/10/19

開啟簡體字文件

前幾天有老友找我,希望我能幫他開啟一個內含簡體字的純文字格式 txt 檔案。

要開啟純文字格式的 txt 檔案並不困難,Mac OS X 內置的「文字編輯」就可以做到了。但原來 Double Click 該文件時,都會出現「無法開啟文件」的錯誤訊息。


看來是中文編碼的問題了。如果你直接 Double Click 文件,「文字編輯」就會用預設的編碼方法(例如繁體/正體中文)去翻譯該文件。如果你要打開的文件恰恰是用繁體中文製作,那當然沒有問題;若是遇到用非預設編碼方法製作的文件(例如簡體字),就會有這個錯誤訊息。

你只要先執行「文字編輯」,在對話窗中會見到「純文字編碼」的選項。


試把「自動」改為「中文(GB 18030)」或其它編碼方法。


一擊即中!現在可以成功閱讀這篇簡體字文件了。


因為 Mac OS X 內置了繁簡轉換的功能,我便順手在「服務」功能下,把簡體字轉換成繁體字,再電郵給我老友。

希望我老友會滿意 Mactivity 的服務。

2010/10/10

逼機 Jailbreak


早陣子有一個電話查詢,問 Mactivity 會否替人「逼機」。經我合指一算,算到所謂「逼機」,並不是要逼爆機,而是替 iPhone / iPad / iPod Touch 等設備(以下簡稱 iOS 設備)進行 Jailbreak,也叫「破解」或「越獄」。

其實從 2007 年推出的第一代 iPhone 開始,已有 Jailbreak 這技術,那時 Jailbreak 跟 Unlock(解鎖)是分不開的。隨著 iPad 及 iPhone 4 的普及,忽然又多了很多新朋友向我打聽 Jailbreak 的事項。現在讓我試用較為淺白的語言,向大家解釋一下 Jailbreak 的一些點滴。

為甚麼要 Jailbreak?

iOS 設備的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 App Store。透過 App Store,用戶可以輕易從數以萬計的軟件(包括免費及付費的)中下載自己喜愛的,把 iOS 設備改造成最貼合自己需要。大部份 iOS 設備的用家,都會安裝幾個自己喜愛的軟件或遊戲,讓它變得與別不同。

App Store 是一個受到 Apple 嚴格規管的「對外窗口」,每一個在 App Store 發售的軟件,都要符合 Apple 所訂定的要求、並遵守有關條款。有了這個機制,Apple 就可以控制軟件的質素及內容,用戶也可以購買相對安全及穩定的軟件。

但如果有人想發佈一些被 App Store 拒絕的軟件或者他不想被 Apple 審查,那 Jailbreak 就是另一個途徑。相對 App Store 的「正門進入」,我會把 Jailbreak 描述為「後門進入」。


很多實用的工具軟件,因為種種原因,都不可以在 App Store 上發佈。而 Jailbreak 後的 iOS 設備上,會多了一個叫 Cydia 的程式。Cydia 的功能類似 App Store,你可以透過 Cydia 安裝各類「自由放任」的軟件。

舉例說,香港人很喜歡的一個中文輸入法軟件,可能不符合 Apple 的某些要求,所以只可以在 Cydia 下安裝;也有一些分享 3G 訊號到 WIFI 設備的軟件,因為會影響到 Apple 及電訊公司的收入,所以也只可以在 Cydia 下安裝;透過「走後門」,甚至可以「免費或非法」下載很多原來在 App Store 的收費軟件及遊戲,這也是很多朋友要 Jailbreak 的原因。

Jailbreak vs Unlock

在早期,很多朋友都搞不懂 Jailbreak 及 Unlock 的分別,因為它們都要同時進行。當時在美國發售的第一代 iPhone 是有鎖台的,只可以辨認到美國 AT&T 公司的 SIM 咭。拿到香港後,如果想使用本地電訊公司的 SIM 咭,就必需進行 Unlock,而最方便的途徑就是安裝一個解鎖軟件。很明顯,解鎖軟件是不能透過 App Store 發佈,所以要 Unlock,首先必需要 Jailbreak,才能安裝解鎖軟件。


但隨著香港推出了無鎖版的 iPhone 及 iPad,香港用家基本上已沒有 Unlock 的需要。相反,其它地方發售的 iPhone 及 iPad,可能仍然要透過 Unlock,才可以使用指定電訊公司以外的 SIM 咭。如果你從美國買了一台 iPhone 4 回來香港,也是要進行 Unlock 才可以使用香港的 SIM 咭。

iOS 系統軟件升級

Jailbreak 是透過 iOS 的一些軟件漏洞來達到破解的目的,而 Apple 在事後當然知道這些漏洞。於是 Apple 就不斷發佈新的系統軟件,在增加功能的同時,也封閉了原來的漏洞,讓用家不能用舊方法去 Jailbreak;而 Jailbreak 的研發社群,可能為了挑戰 Apple 權威,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發佈新版本的 Jailbreak 方法,於是便出現一種貓捉老鼠的現象。

但要留意,Jailbreak 社群並不保證能破解每個版本的 iOS 系統,也不保證會在某一個時間內更新 Jailbreak 工具。所以已經 Jailbreak 的用家,要在每次系統升級前留意一下,是否已有相應的 Jailbreak 工具釋出,甚至要留意 iTunes 的版本升級,會否跟 Jailbreak 後的設備不相容。否則,在「後門進入」的軟件在系統升級後可能都不能保留或繼續使用。

對於需要 Unlock 的用家,這點更加重要。因為系統軟件升級後,你的 iPhone 或 iPad 可能「再次」不能使用其它電訊商的 SIM 咭。而 Unlock 因為涉及其它電訊技術,往往比 Jailbreak 更困難,推出時間一般也較遲甚至遙遙無期。記得過去有一次 iPhone 系統更新,駭客們都找不出軟件解鎖方法,於是意外升級後的用家又要使用較為麻煩的貼咭方法。

穩定性及安全性

在「前門進入」的軟件,因為有 Apple 替你把關,所以都較為穩定及安全,大部份用家都會放心從 App Store 下載軟件。但在「後門進入」的軟件,因為沒有 Apple 的監管,質素當然會良莠不齊,可能導致很多穩定性及安全性的問題。

甚至 Jailbreak 軟件本身,也有可能導致系統不穩定,就好像挖了不合規格的「後門」,所以有時會有幾款不同的 Jailbreak 方法供大家選擇,聲稱比另一個 Jailbreak 版本安全及穩定。另外,每次當 Apple 推出包括增強保安功能的系統軟件時,你都不可以即時為 iOS 設備進行更新,變相增加了風險。

現在 Jailbreak 並不犯法,但如非必要,我還是不會建議一般用家替 iOS 設備進行 Jailbreak,所以大家也不必在此發問關於 Jailbreak 的問題。但如果你在 Jailbreak 過程中失手,導致 iOS 設備操作不正常,歡迎聯絡 Mactivity。但記著要親身上 Mactivity 的辦公室,不要隨便交給街上或咖啡室的陌生人

2010/10/09

剪 SIM 卡器玩完了


多謝大家的支持,「免費借用剪 SIM 卡器」活動由 8 月中開始,至今進行了 2 個月。粗略計已替三四百位朋友的 SIM 卡進行裁剪,在經歷這樣「粗暴」的使用後,這部默默為大家服務的剪卡器終於「玩完」,雖然不至於整件散開,但也再不能一次過剪出完美的 Micro SIM 卡。

但大家不用擔心,我是一個有 Plan B 的人。所以早前已買了另一台剪卡器,各位 iPhone 4 及 iPad 的用家可以如常上來 Mactivity 免費借用,至於「SIM 卡底托」也會有充份的供應,仍舊是 $10 一塊。

2010/10/07

有無 iPhone 4 賣?


iPhone 4 在香港已賣了兩個多月,今時今日仍是供不應求。在 Mactivity 每天也有幾個查詢,問我有沒有 iPhone 4 現貨。

我估計,向我查詢有沒有 iPhone 4 現貨的朋友,大概是問我有沒有「正價」發售的 iPhone 4 吧?Mactivity 位於旺角西洋菜街,由先達廣場的一邊,到家樂坊的另一邊,途中相信有數十間電器及電訊公司,現在要找一部 iPhone 4 絕對不難,困難的是又要「現貨」、又要「正價」。

相信全香港人都知道,iPhone 4 可以「炒」,加上某些科技網站的渲染,幾乎每天報導 iPhone 4 的「炒價」,於是 iPhone 4 就被炒得不亦樂乎,由最初每部被炒高數千元至現在數百元。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參與了這次難得一見的炒賣活動。

分析一下,除了 Apple 自己之外,有誰會用「正價」把 iPhone 4 賣給你呢?

如果我是小店舖,我的入貨渠道只有 Apple 網上商店。我會以「正價」購入 iPhone 4,然後用「正價」賣給客人嗎?當然不會。如果把店租及行政費用計入,那是虧本的,可以說賣得多蝕得多。如果我真有幾部 iPhone 4 在手,當然是拿去水貨店「炒」啦!

如果我是大店舖,能用折扣價跟 Apple 訂貨,我會以「正價」賣給你嗎?都不會,因為「正價」發售的利潤相對「炒價」實在太少了。我若把這批 iPhone 4 直接拿去給水貨店,利潤可以數以倍計。而且水貨店最是爽快,全部現金交易,永不拖數,又不會諸多挑剔。

如果我是 Apple 特約店舖,為表公平,應該會有規定只可以「正價」賣給真正的用家、不可以整批賣給水貨店呀!對,那我就以時薪 $33 找一百幾十名兄弟幫我排隊,再把這些 iPhone 4 分批賣給水貨店,扣除時薪 $33 的工資,利潤仍然很高。為了能向 Apple 交代,我當然會把小部份 iPhone 4 賣給真正的用家,但「正價」出售等於剝削我賣給水貨店應該得到的「利潤」,所以我會要求客人以高價購買一些配件來作補償。

所以,大家也不必再向 Mactivity 打聽有沒有 iPhone 4 了,不如轉去有關科技網站打聽 iPhone 4 每日炒價行情更好。我相信,只有等到本地的水貨店不再接收 iPhone 4 時,大多數用家才能以「正價」購買 iPhone 4「現貨」。

2010/09/18

PC Magazine


中學時期,我最愛在公共圖書館看外國電腦雜誌。那時互聯網還沒普及,從外國電腦雜誌中可以學到很多電腦知識,也可以學到英語。

作為一名 Apple 粉絲,記得那時會看 MacWorld、MacUser、A+、Incider、Nibble、Byte 等,都是跟 Mac 或 Apple II 有關的電腦雜誌。但也愛看 PC Magazine,以掌握「敵軍」情報,出來工作後我甚至訂閱了數年的 PC Magazine,那些過期的 PC Magazine 曾放滿一排書櫃。

大約在 2004 年,PC Magazine 出了電子版,可以在電腦上透過 Zinio 軟件訂閱,我也貪新鮮訂了一年,主要在我的 PowerBook 上閱讀。最近在 iPad 上重新安裝了 Zinio,並嘗試用那個 6 年來沒曾使用過的戶口登入,竟然可以重新下載 2004 年「買」了的 PC Magazine 到 iPad 上觀看。

在 iPad 上找回 2004 年的回憶。

很久沒有看 PC Magazine 了,原來他們已沒有再做「印刷出版」業務,並轉型到純「電子出版」的模式。那天晚上心血來潮,趁「大減價」訂了 24 期電子版,想在 iPad 上閱讀。

相對以往把印刷版整個原封不動的搬到電子版上,新的電子版更見體貼。因為改用了更大的字體,以我的視力,基本上不用放大也能閱讀;也又可以透過類似 Safari 5 的 Reader 模式來閱讀。

2004 年的電子版,把印刷版照搬過來,字體偏小。

2010 年的電子版,改用較大的字體。

也可以使用文字模式來閱讀。

為了歡迎我的加入,總編輯 Lance Ulanoff 還發表了一篇 Easier on a Mac 的文章,訴說他用 PC 上載影像到 YouTube 時遇到的困難,也分享了他在 MacBook Pro 上透過 iMovie 做同一件事情的樂趣。喂?我是在看 PC Magazine 嗎?

我以前訂 PC Magazine,每期連運費要幾十元的。究竟現在「大減價」的價錢是多少呢?答案是每期 US$0.63,即是 HK$5。抵到爛!

2010/09/16

iPad 終於有正體中文輸入


這是回應前幾次所寫的「iPad 會有正體中文輸入嗎?」。

今天 Apple 已把適合 iPad 使用的 iOS 4.2(測試版)開放給少數白老鼠用家使用,而我最關心的當然是有沒有正體(繁體)中文輸入。

果然,iOS 4.2 是有正體中文介面及輸入法的!據台灣 Mobile01 網友 babyfish0226 提供的照片,iOS 4.2 支援多種正體中文輸入,包括手寫、倉頡、筆劃、拼音及注音,就像 iPhone 4 上的一樣,想看更多照片的可到這裡

需要正體中文輸入法的你,可以現在就買一台 iPad 回家,等到 11 月就可以升級;也可以到 11 月直接買一台內置 iOS 4.2 的新 iPad。不知道到了 11 月,會否有另一次 iPad 搶購潮呢?

2010/09/13

你想擁有 Lisa 嗎?


香港蘋果用戶協會(HKMUG)最近搞了一個慈善大拍賣,拍賣項目包括很多「老爺機」,當中最「觸目驚心」的要算是 Apple Lisa 了。記得上次看見 Lisa 的時候,應該是二十多年前在一個展覽會中,至今都未有第二次機會近距離摸一摸她。

Mactivity 已收藏了一部 Mac 128K,不少朋友上來都會看到。如果可以再收藏一部 Lisa,就真的很完美了。可惜,明天我不能出席這次的拍賣活動。

各位想看一看、摸一摸這部 1983 年推出的 Lisa,明天可能是你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機會。會出席的朋友,拍賣後也請告訴我 Lisa 最終給賣了誰、以及賣了多少錢。

Lisa 是甚麼?《福布斯》說她是蘋果十大失敗產品之第一名

「蘋果 Lisa 電腦以喬布斯女兒的名字命名,是全球首款將圖形用戶界面 (GUI) 和鼠標結合起來的個人電腦。然而,在 Lisa 電腦於 1983 年面市時,蘋果沒有充分考慮到消費者對電腦消費的承受能力,當時售價為令人難以置信的 1 萬美元。高昂的售價令不少用戶退避三舍,導致其銷量不佳。據有關蘋果成長歷程的傳記《Apple Confidential 2.0》記述,1989年,蘋果將數千台沒有售出的 Lisa 電腦扔進了猶他州的垃圾堆。」

2010/09/11

與 Mac 兼容

前幾天有位剛由 Windows 陣營投奔過來 Mac 陣營的朋友向我查詢,在選購 Mac 配件時,有甚麼東西需要留意?是否所有 PC 配件也可在 Mac 上使用?

我猜他所指的配件,應該是指 USB 配件吧?Apple 在 1999 年推出第一部 iMac,率先採用了 USB 連接埠,現在很多電腦周邊產品都是透過 USB 來連接。

電腦要跟 USB 配件溝通,很多時都要透過「驅動程式」(Device Driver)來聯繫、或作為中間人。有時電腦已安裝了最基本的「驅動程式」,有時則沒有。

我經常說的例子,就是「滑鼠」。當你花了 HK$800 買了一隻宇宙最強的高規格「滑鼠」回家,如果你沒有安裝隨盒附送的安裝光碟(內裡就是驅動程式),Windows 或 Mac 內建的基本「驅動程式」雖然也能夠辨認那隻「滑鼠」,但功能跟一隻 HK$30 的「滑鼠」差不多,就是兩粒掣加一個轆。專屬的「驅動程式」就是讓你釋放該「滑鼠」的其它功能。

另一個例子是「打印機」。如果你買了一台擁有無數超強功能的「打印機」,但沒有安裝專屬的「驅動程式」前,Windows 或 Mac 雖然也可辨認那台「打印機」,但各類功能例如雙面打印、油墨操制、紙盤選擇等,都通通欠奉,直至你安裝專屬的「驅動程式」。

相反,有些設備是不需要特別的「驅動程式」,例如 USB 記憶體、USB 硬碟,甚至從 USB 取電的 USB 風扇、USB 電燈之類。無論是接駁 Windows 或 Mac,都是即插即用,不需要任何「驅動程式」的。

綜合來說,如果你的 USB 配件在接駁 Windows 時,是需要「專屬的 Windows 版驅動程式」的話,在 Mac 上也很大可能要有「專屬的 Mac 版驅動程式」才能使用、或完全發揮所有功能。因為 Mac 在整個電腦行業中不屬主流,很多廠商在推出 USB 配件時,真的只有 Windows 用的「驅動程式」。

下次購買 USB 配件時,你就懂得分辨甚麼是「與 Mac 兼容」了。

2010/09/08

Mac OS X 的中文輸入法(2010 Snow Leopard 版)

記得幾年前寫過一篇叫「Mac OS X 的中文輸入法」的文章,試圖解釋 Mac 上的中文輸入法為甚麼跟 Windows 上的中文輸入法有別,以及介紹一個叫「香草輸入法」的程式,以解決大家的疑難。

隨著 Mac OS X 的不斷演變,類似中文輸入法這類貼近系統層面的軟件,也需要作出相應更新。可惜,當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推出時,「香草輸入法」並未能作出即時回應,後來「香草輸入法」又作出了一些改變,種種轉變都令舊用家感到不便。就在這時,台灣 Yahoo!推出了一個叫「Yahoo!奇摩輸入法」的軟件(據說是跟香草「合作」開發的),除了 Windows 版以外,竟然也有 Mac 版,而且跟 Mac OS X 的相容性十分高,安裝及使用也很容易。

像「香草輸入法」一樣,「Yahoo!奇摩輸入法」也為 Mac 用家提供了與 Windows 習慣一致的倉頡及簡易輸入法。現在讓我再將舊料又再翻炒一次,希望對剛剛接觸 Mac 的朋友有幫助。


生活在香港的電腦用家,無論是工作上要處理公司文件,或是跟朋友用 MSN 聊天,都有輸入中文的需要。

「倉頡輸入法」在香港已流行了很多年,不少初次接觸中文電腦的朋友就是由學習倉頡開始。由於倉頡有很多繁複的取碼原則,並不容易學習及掌握,所以不少初學者會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較為容易掌握的「簡易輸入法」(或稱「速成輸入法」)。

倉頡輸入法的作者朱邦復先生在三十多年前公開了倉頡輸入法,並放棄了收取倉頡輸入法的版權費,讓中文電腦因此可以更普及。今時今日,無論在 Mac 或是 Windows 的平台,隨機都附送了倉頡及簡易中文輸入法。但大家有沒有留意到,Mac 上的倉頡或是簡易跟 Windows 上的是有點不同的?

不一樣的倉頡

首先說明,在 Windows 上的倉頡是第三代版本,在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上的倉頡則是較為「先進」的第五代。由於兩者的取碼法則有少許不同,對雙平台用家造成了不少困擾。

以假期的「」字為例,在 Windows 上的輸入方法是「ORYE」;在 Mac 上的輸入方法則是「ORSE」,據說第五代的拆碼方法是更為「合理」。

老實說,自己用了倉頡二十多年了,老早就覺得不是所有的倉頡碼都能用「合理」兩個字來形容,很多字都是靠「習慣」及「死記」。無論由 Windows 到 Mac,或是由 Mac 到 Windows,要改變這個死記了多年的習慣,或同時強記著兩套不同的倉頡都會很吃力。

不一樣的簡易

大家都知道簡易(速成)是倉頡的變種,記熟了倉頡的基本字形及輔助字形後,只要能打出頭尾兩碼,就可在屏幕上看到符合條件的中文字,再在當中選取自己所要的,就能成功輸入中文,完全不需理會倉頡那複雜的取碼原則。但原來 Windows 及 Mac 在輸入了簡易的頭尾碼後,出現符合條件的中文字次序是有不同的。

例如要輸入麥客居的「」字,因為「麥」字的 頭尾碼是「JI」,在 Windows 上你會看到「守、宏、軔、專、麥、博、戟、蜜、寬」,「麥」是排在第五,所以它的輸入碼就是「JI5」;在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上輸入頭尾碼「JI」後,你會看到「轉、專、博、守、宏、麥、寬、蜜、蠹」,「麥」字今次卻排在第六,所以它的輸入碼就是「JI6」。(註:更令人苦惱的是,在 Mac OS X 10.5 Leopard 上輸入頭尾碼「JI」後,你看到的次序竟然跟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又是完全不同的!Apple 真會整人,難道每次升級都要我們記一套新的次序嗎?)

次序上的不同,對於要望著屏幕慢慢去選字的「一般用家」當然無問題,但對於其他只倚靠習慣及死記而不望幕屏的簡易輸入法「高手」,排列次序上的少許不同,對輸入的速度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了。

Yahoo!奇摩輸入法

若果你是剛剛由 Windows 轉過來 Mac、而又經常要輸入中文的用家,不要因為以上的轉變而氣餒,也不用拋棄學習了多年的中文輸入法。因為在 Mac OS X 平台上有另一種輸入法可以幫到你,它便是「Yahoo!奇摩輸入法」。

「Yahoo!奇摩輸入法」為 Mac 用家提供了與 Windows 習慣一致的倉頡及簡易輸入法,而且可免費下載使用。以下便是它的安裝方法:

1. 前往「Yahoo!奇摩輸入法」主網頁(http://tw.media.yahoo.com/keykey),在「程式下載」功能頁下,點選「MAC 下載」區,並按「立即下載」。早期的 Mac OS X 10.4 Tiger 用家,則要選擇圖中的另一個安裝版本。


2. 依據畫面指示安裝「Yahoo!奇摩輸入法」,然後「登出」系統後再重新「登入」。

3. 進入「系統偏好設定」內的「語言與文字」,在「輸入來源」下會點選及啟用「Yahoo!奇摩輸入法」。


4. 按右上角的輸入法清單選擇「Yahoo!奇摩輸入法」。


5. 然後點選「Yahoo!奇摩輸入法」專屬的「偏好設定…」。


6. 根據個人需要,在「一般」項目下點選香港人常用的「輸入法模組」,例如倉頡、簡易(速成)。


使用貼士

7. 要在「Yahoo!奇摩輸入法」及英文輸入法之間做快速切換,你可以在「系統偏好設定」內的「鍵盤」中,更改「鍵盤快速鍵」的預設設定。因為「Spotlight」及「輸入來源」都是共用「Command+空白鍵」為快速鍵,你要先取消「Spotlight」。


再點選並啟用「選擇上一個輸入來源」。


8. 「Yahoo!奇摩輸入法」支援像 Windows 版的萬用字元功能,所以能以倉頡頭尾碼配合「*」字元來達到類似簡易碼的效果。

9. 如果你同時選取了「倉頡」及「簡易」輸入法,可以透過「Control+\」在兩種中文輸入法之間做快速切換。

安裝「Yahoo!奇摩輸入法」後,你就可以沿用以往在 Windows 的習慣,繼續成為中文快打高手。如果你在安裝「Yahoo!奇摩輸入法」時遇到甚麼困難,歡迎聯絡 Mactivity

2010/09/05

iOS 上的執死雞程式

這裡好像有一些台灣的讀者,那麼先要解說一下何謂「執死雞」。據維基百科解,「執死雞」原是一個香港的足球術語,指守門員不能接穩對方射球,皮球鬆手或甩手於門前,給對方球員一個容易的機會起腳再射球。「執死雞」也就引伸到檢到便宜的意思。

曾經聽過,最快見效的促銷方法就是「減價」,所以很多程式員都會讓他們的 iPhone/iPad 程式,在一年當中的一天甚至幾天以減價或免費作宣傳。你身邊可能曾有朋友向你介紹某個「是日免費」的程式,但當你坐下來想下載時,才發現已打回原形,要收回原價。唉,人生中有那些事情比這更不幸呢?

Free App Tracker,就是我想說的「執死雞」程式,我已跟很多上來 Mactivity 的朋友分享過這個程式。我現在已習慣每天晚上打開 Free App Tracker,看看有那些收費程式或遊戲在當天減了價、甚至變成免費,再選出心水程式下載到 iPad 上。


希望 Apple 能如期在十一月推出 iOS 4.2,因為我執了太多的「死雞」回來,極需要 Folders 這個功能來把它們分門別類。

iPad 會有正體中文輸入嗎?


使用 iPad 有一個月了,其中最不方便的要算是輸入正(繁)體中文。有時在 iPad 上想用 facebook 作一些簡單回覆,或想用 MSN 跟朋友談幾句,一想起要用 copy & paste 的方法才能輸入中文時,便會打消這念頭,乖乖的回到電腦前。

前幾天 Steve Jobs 宣佈了,今年十一月份會有適用於 iPad 及 iPhone 的 iOS 4.2 軟體升級。當中 Multitasking 及 Folders 雖然是很吸引的新功能,但對我來說都不及正體中文輸入那麼重要。究竟「30 new keyboards」會不會包括正體中文適用的鍵盤呢?是倉頡、速成、還是手寫輸入?抑或這純粹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

十一月,你快來吧......

P.S. 我的 iPad 沒有 Jailbreak,也不打算 Jailbreak。

2010/09/02

用 Mac 機上都掂


今日打開報紙,看到香港賽馬會刊出一個特別針對 Mac 用戶的廣告。

這就是市場的力量,只要 Mac 用戶群夠大夠牙力也夠消費力,一些使用「非業界標準」的網頁都會作出更改,一切都會向「錢」看。

昨天有網友問我,能否用 iPad 處理 PPS 繳費靈服務。據我所知,PPS 繳費靈使用了很多 Java 語言,在 Mac 上使用也遇到很多問題,在 iPhone / iPad 上暫時是不能使用的。會不會有一天的 PPS 繳費靈,用 iPhone / iPad 上都掂?

2010/09/01

SIM 卡底托又回來了


仍是以成本價 $10 一片發售,每人限買 2 片。今次真要加上很老套的一句:「為免向隅,欲購從速」。

2010/08/27

SIM 卡底托暫時售罄

上兩個星期開始的「免費借用剪 SIM 卡器」活動,得到大家的熱烈支持,至今已有數十位朋友上來剪 SIM 卡了,大部份是舊朋友,但也有不少新相識。

可能是我們 $10 一個的售價太吸引,令到我嚴重低估了 SIM 卡底托的需求。即使我們限制每人最多限買 2 片,在不到兩星期內已全部售罄。不少朋友上來不是為了要借用剪卡器,而是直接上來買 SIM 卡底托的。我已委託朋友再購買一批 SIM 卡底托給我,好讓大家仍能以成本價 $10 購買這個底托,預算到貨日期是九月上旬。

至於「免費借用剪 SIM 卡器」活動現時仍會繼續,直至該剪 SIM 卡器「玩完」為止。再次謝謝大家的支持!

2010/08/19

加大碼的好讀


從中學開始,看金庸武俠小說是我的習慣,不斷重複、重複、再重複的閱讀。大本的、細本的、新版的、舊版的,到最近的新修版,合共已看過了很多很多次了。

除了實體書外,我也有下載金庸的電子書來閱讀,特別是不能再購買得到的「舊版金庸」。在上一個月,我仍是使用 Palm 版本的「好讀」閱讀器來看書,但最近因為買了 iPad,就轉用這個加大碼的「好讀」閱讀器

朋友都知我有比較嚴重的近視,但又不愛配帶眼鏡,所以我對這個加大碼的「好讀」閱讀器十分滿意,在經過一些字體大小、背景顏色等設定後,變得更加貼合我的實際需要。在此要特別多謝設計者 Chen Jaofeng 的努力。

順帶一提,最近高清翡翠台又播大陸版的「倚天屠龍記」了,簡單一句是「不好看」,但張無忌變成木村拓哉這點則很有趣。

2010/08/12

免費借用剪 SIM 卡器


Apple 一向喜歡帶領潮流(或叫標奇立異),就像今次在 iPhone 4iPad 3G 上使用的 Micro SIM 卡,我以前就從沒有聽說過有 Micro SIM 卡這回事。

但經 Apple 欽點後,大家對 Micro SIM 的認識忽然多了,也知道 Micro SIM 卡原來只是縮小了的 SIM 卡。只要把平時使用的 SIM 卡裁剪成 Micro SIM 尺寸,也可以放進 iPhone 4 及 iPad 3G 的。

聰明的商人,已生產了把 SIM 卡裁剪成 Micro SIM 的「剪卡器 Micro SIM Cutter」。我了解很多朋友只有一台 iPhone 4 或 iPad 3G,很難為了剪一兩張卡就買一台「剪卡器」回家,而且這樣也會造成浪費。Mactivity 為了照顧各位朋友(也照顧地球),特意買了一台「剪卡器」回來,免費供各位朋友上來借用。不錯,這個服務是完全免費的。各位可在 Mactivity 與別不同的開放時間內,帶同你的 SIM 卡上來,借用我們的「剪卡器」。

如果你在剪卡後覺得需要一個 SIM 卡底托,好讓日後能在其它電話中繼續使用該 SIM 卡,也可以隨你意願用成本價 $10 向我們購買一塊 SIM 卡底托(可多次使用的不穿底新型號)。重覆一次,我們並不會強逼你買這塊 SIM 卡底托的,每人限買 2 片。

我已親自試過這個「剪卡器」,並成功把手上的 SIM 卡切成 Micro SIM 尺寸。雖然剪 SIM 卡並不困難,但也有一定風險。Mactivity 只是借出「剪卡器」,對一切可能引起的損失概不負責。

在網上找來一段影片,給大家參考一下怎樣剪卡。



更新(2011.12.1)

隨著 iPhone 4S 的開售,最近每天也收到朋友詢問,Mactivity 是否仍有提供免費借用剪 SIM 卡器服務。其實這服務一直在默默的進行,而為免出現剪 SIM 卡器剪到壞的情況,我今天更多買了幾支剪 SIM 卡器,保證服務可以順利進行,而 SIM 卡底托也如常供應。


另外,Mactivity 強烈推薦由台灣知名品牌 essential tpe 全新推出的 irominium 給大家,好好保護你的 iPhone 4S。

2010/08/11

使用 iPad 看 PDF 文件

因為我已是一名 iPad 用家的關係,以後的「麥客見聞」可能會有多一點關於 iPad 的內容。

用 iPad 來閱讀 PDF 文件實在很適合,比起在 iPod Touch 細小的屏幕上要舒服得多。用了 iPad 後,我發現自己真的閱讀多了。但最近打開部份 PDF 文件時,卻發現不能正確顯示圖片。

例如以下這個 Palm Pre 手機的說明文件,應該顯示 Palm Pre 照片的位置,現在則空了一大片。但在電腦上看,卻完全沒有問題。


原來在製作 PDF 文件的過程中,因為使用了特殊的壓縮方法(可能是 JPEG2000)去處理 JPEG 圖片,才導致 iPad 不能順利顯示,這應該是 iPad 未盡善之處吧?在 Apple 未解決這問題前,其實我們也可以自行解決。

方法很簡單,只要你在 Mac 上利用「預覽程式 Preview」打開這個 PDF 文件,再另行儲存新檔,這個新製作的 PDF 檔就包含 iPad 看得明白的圖片格式。

現在 iPad 終於可以順利看到這張 Palm Pre 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