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3

透過 iCloud 回復全新 iPad



全新 iPad 出來了(即是大家習慣叫的 iPad 3),而且貨源充足,用家們不用通宵排隊、也不用付出不合理的炒價,就能輕易買到全新 iPad,實在可喜可賀。

作為舊 iPad 的機主,如果你的舊 iPad 已經升級到 iOS 5 時,並登記了 iCloud 雲端服務的話,現在只需透過 iCloud,可以完全不用連接電腦的 iTunes,就能把資料由舊 iPad 全部轉移到新 iPad 上(由電腦下載至 iPad 的歌曲、相片及影片等除外),完全實踐 PC Free 的理念。剛好 Mactivity 有一部舊 iPad 及一部新 iPad,現在就示範怎樣由舊 iPad 過渡到新 iPad。

首先我們要確定已經把資料備份到 iCloud 上。先到「設定>iCloud」,選取那些基本資料需要備份,例如聯絡資訊、行事曆等。


按「儲存與備份>管理儲存空間」,選取正在使用的 iPad。


按「顯示所有應用程式」。


選取要備份的應用程式,例如我覺得「am730原味版」不需備份,就不選取了。


確定後,按「立即備份」。


現在讓我們轉到新 iPad 上。第一次啟動新 iPad,要回答一連串問題,其中在「設定 iPad」時請選擇「從 iCloud 備份回復」。


填上 iCloud 賬號資料。


選擇想要備份的日期,一般應該是選擇最新版本的備份。


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了。由於 iCloud 伺服器存放在海外,區區 300MB 的備份可能要花 30 分鐘或以上時間來回復。


終於完成了,舊 iPad 上應用程式的名字及佈局都出現在新 iPad 上,並增加了三個跟視像鏡頭有關的應用程式。只需再花多一點時間,讓應用程式自動下載到新 iPad 中,你的新 iPad 就順利過渡了。

最後要來一個免責聲明:如果你在備份及回復中有任何資料損失,不要找我。

2012/03/17

在 iOS 設備上開啟隱藏字幕

雖然香港 iTunes Store 上不會有「On Call 36 小時」,但在美國 iTunes Store 上有很多電影及電視劇集可供下載收看,部份更是完全免費。

對英文聆聽能力不高、或者聽覺有障礙的朋友,如果影片設有字幕功能,可以大大提升欣賞效果。像觀賞大多數 DVD 一樣,從 iTunes Store 下載的電影或電視劇,原來也可以自由選擇開啟或關閉字幕功能。

透過 iPad 上的 iTunes 程式,在 TV Shows 中找到喜愛的劇集,有 CC 標記的,代表該影片設有隱藏字幕。


首次用 iPad 播放影片時,字幕是隱藏的,對畫面不會造成任何干擾。


到「設定」>「視訊」,打開「隱藏式字幕」。


再播放影片,就會看到字幕了。


我最近認識了一些視障朋友,了解到 iOS 設備如何奇妙地協助他們處理日常事務;除了視障朋友外,大家身邊可能也有一些聽障朋友,在 iOS 設備上開啟了隱藏字幕功能後,他們也可以更盡情地欣賞電影帶來的樂趣。

2012/03/12

用預覽程式拍攝螢幕快照



在 Mac OS X 中,功能最多的軟件可能是「預覽程式」(Preview)。

最近發現,原來「預覽程式」還可以拍攝螢幕快照(Print Screen)。只要選取合適的拍攝螢幕快照種類,「預覽程式」更會順道打開有關圖片,供你立刻編輯及儲存。

若你喜歡那些 Shift+Command+3 之類的快速鍵,當然也可以背誦這些十分無厘頭的快速鍵。

2012/02/26

偷窺你的密碼

要登入 Gmail 檢查電郵,要用戶名稱及密碼;要登入網上銀行處理交易,要用戶名稱及密碼;要登入各個論壇發言或回覆,要用戶名稱及密碼;要登入 Facebook 或 Twitter,要用戶名稱及密碼;要到 Mactivity 借用無限使用 Wi-Fi 服務,也要登入密碼。

若你使用屬於自己的電腦或手提電話,多數會把這些密碼「儲存」在電腦或手機上,免得每次都要重新輸入。

Gmail 設有「保持登入狀態」


Mac OS X 設有「記住這個網路」


有一句金句曰:「密碼就像內衣褲,記得要經常更換。」坦白說,如果不是經常要使用這些服務的話,真的很難把它們全部都記在腦中的,真要經常更換的話,更容易搞得頭昏腦脹。我就有好幾次忘記了 Skype 用戶密碼的經驗。基於保安原因,當你很長時間沒有再使用這些服務,系統也會自動重設這些用戶資料,必需重新登入。

如果有一天,你忽然忘記了這些密碼,怎算好?在 Mac OS X 上,有一個「鑰匙圈存取」(Keychain Access)可以幫到你,讓你偷窺自己的密碼。

先到「應用程式>工具程式」,打開「鑰匙圈存取」。例如我忘記了家中一個叫 Pismo 的 AirPort 無線網路密碼,可以按兩下有關項目。


「鑰匙圈存取」會顯示這個項目的種類及資訊,點選「顯示密碼」。


Mac OS X 當然不會容許任何人輕易偷窺這些密碼,你還是要輸入電腦帳戶的主密碼,再按「允許」,才能取得需要的無線網路密碼。


但我認識很多朋友,都沒有為 Mac OS X 建立帳戶主密碼的,拍一下 Enter 或按 1234 就是密碼,其他人很容易就能透過「鑰匙圈存取」偷窺這些機密資料。無論你有沒有建立帳戶主密碼,都可以到「系統偏好設定>使用者與群組」,重新設定你的主密碼。


最後,根據我多年來接觸各階層 Mac 用戶的經驗,這時必定有朋友會問:「如果我連帳戶主密碼也忘記了,那應該怎辦?」信不信由你。

2012/02/20

誰吃了我的硬碟



因為泰國水災,近月硬碟價格忽然急升一倍以上,很多朋友紛紛推遲非必要的硬碟升級計劃。既然不能加大硬碟容量,那就要更加好好地管理硬碟。所謂「務求騰出地方、迎接新貨抵港」,大家就要習慣把不必要的檔案刪除,釋放出更多空間容納其它重要檔案,

近日收到一位客人查詢,他的 iMac 配有一隻 250GB 的硬碟,而他確知儲存在硬碟的檔案體積是很小的,只有 35GB。但他的硬碟卻已經宣佈「爆滿」,即使他把一些檔案刪除後,很快又再「爆滿」,問我要不要把硬碟升級。

我當然很樂意替他的 iMac 硬碟升級,但因為他的情況比較特殊,我也很想了解究竟是甚麼檔案吃掉了他的硬碟,便建議他先用 OmniDiskSweeper 檢查一下硬碟。早在幾年前也介紹過,OmniDiskSweeper 就像是一部 X 光機,可以透視你的硬碟,讓你知道甚麼檔案佔去了你寶貴的硬碟空間。

檢查後立即發現一個「奇景」,原來有 168GB 的檔案在隱藏了的 private 資料夾下。而這些佔去硬碟一半空間的巨大檔案都只是些 log file,就是一些記錄系統活動的檔案,基本上是可以完全刪除而不影響系統運作的。

可能是因為系統錯誤或不正常,導致 Mac OS X 不斷建立這些體積龐大但又沒有甚麼用途的 log file。只要定期刪除這些檔案,就可以釋出更多硬碟空間,等待硬碟價格回落後再作升級。

你的硬碟又有沒有這些多餘的記錄檔案呢?

溫馨提示:大家在刪除檔案時,請先確定你完全明白該檔案的性質,不要手快快地刪除了一些很重要的系統檔案。

2012/02/05

OS X Lion 的工具列

以往在 Mac OS X 下載了一個應用程式後,只要按一下 Finder 視窗右上角的按鈕,就會彈出工具列(Toolbar)及側邊欄(Sidebar),把該應用程式直接拖到側邊欄內的應用程式中,這就完成了安裝程序。

到了 OS X Lion,位於 Finder 視窗右上角的按鈕忽然不見了,每次下載完應用程式後,都不能直接拖入應用程式中,十分不便。


不知 Apple 為甚麼把那個方便好用的按鈕隱藏了,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 Keyboard Shortcut 很快地把這些工具列、側邊欄甚至狀態列呼叫出來。


Command + Option + T:顯示及隱藏工具列
Command + Option + S:顯示及隱藏側邊欄
Command + /:顯示及隱藏狀態列

經常忘記 Keyboard Shortcut 的朋友,也可以透過功能表,做到相同的效果。

2012/01/30

讀好及寫好各地名牌子


最近尖沙咀 Dolce & Gabbana 嚴止拍照風波,讓我認識了這個牌子的正確發音。不知是不是 Dolce & Gabbana 的發音太難,不少朋友都用 D&G 代替。但據聞 D&G 只是 Dolce & Gabbana 的一個分支名稱,並不是官方的簡稱,所以我們還是應該稱它為 Dolce & Gabbana。

前幾天在 Yahoo 找東西時,發現有一個叫 Brand Pronunciation 的專欄,是專門介紹各地名牌子的正確發音,當然包含了 Dolce & Gabbana,十分有趣,只是不知道是否準確。

學好了怎樣讀這些名牌子,也要學好怎樣寫出來。這些名牌子,不少都是歐洲品牌,在我們常用的英文鍵盤上要輸入這些歐洲文字會有點果難,一般可以透過 Mac OS X 的「字元檢視器」協助。


先到「系統偏好設定>語言與文字>輸入來源」,開啟「鍵盤與字元檢視器」,在輸入法選單下就可以顯示「字元檢視器」。


到了 OS X Lion,要輸入這些歐洲文字,有一個更快捷的方法:只要按著鍵盤上英文字母不放,例如 a/c/e/o 等字,系統就會彈出相關的特殊字母。


有了 OS X Lion,要寫好各地名牌子或輸入各種歐洲文字,就變得更加容易。

2012/01/22

下一代 iPhone 的屏幕會有多大?



最近很多人談論 Samsung Galaxy Note 這部擁有 5.3" 巨大屏幕的手機,也吸引了身邊不少朋友使用。雖然有朋友嫌它機身太大、不方便攜帶,但也有朋友覺得它大得來很有道理,在處理電郵及觀看影片時更感舒服。於是我開始思索,下一代 iPhone 的屏幕尺寸應該要多大才算理想?

Android 是一個免費的手機操作系統,各間廠商都可以把 Android 套到自己研發的硬件上,由價錢、速度、功能到尺寸,都盡有不同,滿足不同用家需要,這也是 Android 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但 Apple 幾乎每年只推出一款 iPhone,在有限的機種選擇下,iPhone 的設計必定是傾向符合大部份用家喜好的保守原則,絲毫不可以出錯。因為如果走得太偏鋒,例如機身太大或太小,在劇烈的競爭下,都可能對 iPhone 銷量構成嚴重打擊。

單手可及的屏幕尺寸


讓我們先了解 iPhone 的屏幕尺寸。

由第一代 iPhone 開始,Apple 一直採用 3.5" 的屏幕,至於其它的 Android 手機的屏幕尺寸,一般由 3" 到 5" 不等,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那是不是屏幕越大就越好呢?如果大就是好,擁有 9.7" 屏幕的 iPad 應該是最好的手機吧?但明顯沒有人會同意這個說法。

據設計師及作家 Dustin Curtis 分析,3.5" 屏幕是最適合單手操控的尺寸,因為一般人可以很輕易地單手觸碰到屏幕大部份位置,在不同場合也能輕易操控手機;假如使用 4.3" 屏幕的 Samsung Galaxy S II,用家就要使用雙手才能觸碰到屏幕的所有位置;至於 Samsung Galaxy Note 的 5.3" 屏幕,就更加沒有可能憑單手操控了。

你可能會質疑,我的手掌比常人大,即使 4.3" 屏幕的手機,也能單手操控。的而且確,我的手掌亦不算大,但日常也能單手操控 4" 屏幕的 Nexus S。如果 Apple 堅持單手操控的原則,屏幕尺寸也可以略略提升至 4" 甚至 4.3" 吧?

細緻銳利的屏幕


讓我們再看看 iPhone 的屏幕解像度。

從第一代 iPhone 到 iPhone 3GS,iPhone 的屏幕解像度只有 320 x 480;由 iPhone 4 開始,Apple 採用了解像度高達 640 x 960 的屏幕,甚至為它命名為 Retina 顯示器,聲稱是「至今最清楚銳利、最鮮明、最高解像度的手機屏幕」。

為甚麼 Retina 顯示器的解像度是 640 x 960?其實這是經過精心計算的,因為它的解像度剛好是初代 iPhone 的兩倍,這除了能夠把解像度一下子提升至「高得讓你的眼睛無法分辨個別像素」,無論橫向或垂直剛好是兩倍的解像度,也能使 Retina 顯示器輕易兼容大量舊有軟件,免去程式員重新編寫軟件的煩惱。

如果 Apple 把 iPhone 的屏幕尺寸提升至 4" 或以上,但維持解像度 640 x 960 不變,那麼這部 iPhone 的屏幕尺寸雖然大了,但細緻度卻是降低,變相是退步了,並不符合 Apple 的一貫作風。但如果 Apple 把屏幕解像度按比例輕微提升,例如 960 x 1,440,雖然可依舊維持屏幕的細緻度,但卻產生出一個全新的解像度,不利舊有軟件的兼容,對程式設計師也是一大考驗。現在 Android 上五花八門的屏幕解像度,已證明對 Android 軟件設計十分不利。

終極的解決方法

所以我認為,最終極的解決方法,就是首先把 Retina 顯示器的解像度提升到「不可思議」的 1,280 x 1,920,就是現在 Retina 顯示器的兩倍,那時就算把屏幕尺寸提升到 4"/4.3"/4.7"/5"/5.3" 甚至 7",都不會減低屏幕的細緻度,同時也能輕易兼容現有軟件。

但以現在小屏幕 LCD 的生產技術及成本,會有這個可能嗎?那麼,究竟下一代 iPhone 的屏幕會有多大?

2012/01/20

經濟實惠的 Internet 共享

我有一位朋友,家中只有一部 iMac 電腦。他可能害怕輻射,一直只用有線方式連接上網。某天我去探訪他時,想用自己的 iPad 查閱一些資料,但因為我的 iPad 是只有 Wi-Fi 的型號,於是就開始埋怨我的朋友為甚麼不花幾百元買一台 Wireless Router,好讓到訪的親朋好友可以同時上網。

正苦惱間,忽然靈機一觸,想到可以透過 iMac 上的「Internet 共享」把無線網絡分享出來,這樣他的 iMac 及我的 iPad 就可以同時上網了。

首先進入「系統偏好設定>網路」,確定 iMac 已透過有線方式(乙太網路,Ethernet)連接上網,並成功取得 IP 位址。


在「系統偏好設定>共享」,選擇「Internet 共享」(暫時不能開啟),在右面的「共享連線來源」選擇「乙太網路」,並開啟「 Wi-Fi」傳輸埠。


為了使鄰居不能借用這個無線網絡,可按「Wi-Fi 選項…」修改無線網絡名稱及加入合的安全密碼。


終於可以開啟「Internet 共享」,並按「啟動」。


在 iMac 的 Wi-Fi 狀態,可以看到「Internet 共享」已經開啟,並看到建立了的無線網絡名稱。最後打開我的 iPad,就能掃描及連接到這個由 iMac 分享出來的無線網絡。


雖然這個方法可省卻購買 Wireless Router 的成本,但要長期開著 iMac,電費成本也不便宜。現在 Wireless Router 的價格已十分大眾化(Apple 出產的 Airport Express 及 Airport Extreme 除外),在電腦商場甚至可以找到 HK$100 以下的 Wireless Router,如果經常使用 Wi-Fi 的話,還是買一隻 Wireless Router 較為方便。

2012/01/18

何處惹塵埃(MacBook)


上次替一部 iMac 維修時,發現有很多塵埃,所以拍下一張照片存據,也提醒大家多加注意電腦通風以及工作環境的衞生問題。


除了 iMac 以外,原來細小輕巧的 MacBook 內裡也可以積聚很多塵埃。前幾天替一部 MacBook 檢查時,又發現同樣情況。看見這張照片(按圖可放大),真有點殺戮戰場的感覺。

靜靜告訴你,機主還是一個女孩子呢,所以下次不要說只有男孩子的電腦才會一塌糊塗。

2012/01/15

Mac OS X 已經內置防毒軟件?


差不多三年前,寫過一篇網誌「那裡有 Mac 的防毒軟件?」直到今時今日,每星期仍然有幾個朋友問我同樣的問題。如果是電郵查詢,一般我都是把這篇網誌轉發給他們看;如果是當面查詢,唯有扮「人肉錄音機」,再播放一次這幾百字的內容給他們聽。

透過 Facebook 聯繫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近積極進行「正面回應大行動」。在這新制度下,回答 Mac 是「不需要」安裝防毒軟件是一個不合格的答案,因為對方既然問你那裡「有」防毒軟件,那就一定要回應「最少一個」的防毒軟件,這才是「正面回應」,對方心理上才會感到舒服及滿足的,然後才會覺得我很專業。

但既然我自己一直都不用防毒軟件,又怎可違背良心叫對方隨意安裝一個呢?那我應該怎樣回答呢?

幸好,自從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開始,Mac 已內置了防毒軟件,或稱惡意軟體偵測。在最新的 OS X Lion,抵禦病毒及其他惡意程式威脅更是重點功能之一。綜合來說就是:

從互聯網下載的檔案,有時候看上去可能無害,但實際上可能在無辜的外觀之下內藏著危險的惡意軟件......如果檔案真的內藏惡意軟件,OS X 會建議把它移到垃圾桶......Apple 會維護一份已知惡意軟體列表,用於對下載進行安全檢查,判斷檔案是否含有惡意軟體。這個列表會儲存在本機,且會每日透過幕後程序加以更新。

所以下次若有朋友再問你「那裡有 Mac 的防毒軟件」時,與其答「Mac 是不需要安裝防毒軟件的」,不如答「你不知道 Mac 已經內置防毒軟件了嗎?」

2012/01/08

改變選單列中的圖像

在 Mac OS X 右上角有一排圖像,Apple 稱為選單列(Menu Bar),一般用來放置音量、輸入法、日期時間、WI-FI 狀態之類的選單列圖像(Menulets)。

要顯示或關閉這些選單列圖像,其中一個方法是到「系統偏好設定」,選擇有關功能的選項。

例如 Wi-Fi 狀態。


又例如音量狀態。


除了透過「系統偏好設定」,有一個更快捷把這些選單列圖像移除的方法,就是按著 Command 不放,再把圖像拉下來;你也可用這個方法,重新排列這些選單列圖像的左右次序。


移除或重新排列後的選單列圖像有時會有一些奇怪的空間出現,你只需要進入「系統偏好設定」,找例如音量顯示功能,再闗閉及顯示一次,就會回復正常。

2012/01/05

特價清貨日?


明天 1 月 6 日(星期五),是 Apple Online Store 難得一見的減價日子。究竟會有甚麼特價品呢?

有朋友說,Apple 為了「清貨」才會大特價。其實 Apple 現任 CEO 最擅長的,就是產品庫存管理。Apple 的庫存可能是全個電腦行業最低的,不少受歡迎的產品更是長期供不應求。本來就沒有積存甚麼貨,怎麼需要「清貨」呢?

當然,「做靚盤數」可能是原因之一,Apple 強勁的股價是需要更加強勁的營業額去支撑的。

你最想要甚麼?我最想要的特價貨,當然是 iPhone。但我猜 iPhone 4S/4 減價的機會不會太高(或者說 Totally Impossible),iPhone 3GS 就比較有可能,但有人會買嗎?

如果你想支持 Mactivity 或本網誌的工作,可透過以下廣告連結進入 Apple Online Store 購物。凡購買 MacBook Air / MacBook Pro / iMac 等電腦的朋友,之後更可在 Mactivity 以半價購買 iKlear 蘋果產品清潔劑套裝一份,謝謝大家支持。

Apple Store 300x250

2012/01/01

iPhone 及多個 Google 日曆同步

除了 Gmail 電郵,不少朋友都會使用 Google 日曆(Google Calendar )。作為 iPhone 或 iPad 用家,想同步 Gmail 電郵可說十分容易,但想同步 Google 日曆,尤其是有幾個 Google 日曆的朋友,就要留意一些特別的設定。

以我的 Google 日曆為例,最近加入了一個香港公眾假期。


但無論我有多少個 Google 日曆,在 iPhone/iPad 上只能夠顯示一個預設的行事曆。


如果你有其它 Google 日曆需要同步的話,必須先到這個網站(http://www.google.com/calendar/iphoneselect),選取要與 iPhone/iPad 同步的日曆。


再回到 iPhone/iPad 上的行事曆,就可以見到其它行事曆了,包括香港公眾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