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9

【新品推介】MacHack 屏幕支撐架

據了解,iMac 2012/2013 型號因為一些零件材料問題,部份屏幕支撐架容易斷裂,導致屏幕往下傾斜、無法固定,若要更換這個屏幕支撐架,需要把整台 iMac 拆開,除運送費時外,價錢也不便宜,於是很多朋友就胡亂找些硬物把屏幕托住,勉強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固定硬物除了影響 iMac 外觀,在調整屏幕角度時也會遇到困難,並非最佳答案。有見及此,美國有用家自行生產一個可以調節角度的 MacHack 外置屏幕支撐架,更好地解決困擾這批 iMac 用家多年的問題。

Mactivity 為照顧香港用家需要,獨家從美國引入 MacHack 屏幕支撐架,零售價 HK$298,歡迎到 Mactivity 參觀選購。

2019/08/19

化繁為簡的網絡收音機

最近香港社會因林鄭月娥辦事不力導致嚴重撕裂,年青及年長一輩互不了解,很多家庭因政見不同而弄得關係緊張。 

作為年輕人,如果可以關心家中長者需要,讓他感覺被重視,或可慢慢修復破裂的關係。以本人為例,父親已退休多年,閒來無事就是看電視及聽收音機,特別喜愛聽家鄉潮州電台,幾年前已教他透過 iPhone 用「蜻蜓FM」收聽大陸電台,據說它是大陸最受歡迎的網絡電台軟件,可惜在操作上越來越複雜,對不擅長電子科技的長者來說,一個忽然彈出的廣告已可令他不知所措,若他因此放棄了娛樂作用的收音機,便會花更多時間收看無益的 TVB 新聞,這對家庭和諧只有百害而無一利。怎樣可以簡化這個收音機軟件操作呢?

打開「蜻蜓FM」,馬上會見到這些令人不耐煩的廣告。 



因為功能實在太多,長者一定有機會按錯掣。 



我也不懂如何向長者解釋怎會變成這個畫面。



先要找出相關電台的直播源,用電腦到訪 www.qingting.fm,先找尋想要的電台,留意網址列的數字。 



再拆解它的原始碼,以「潮州戲曲廣播」為例,它的直播源就是 https://lhttp.qingting.fm/live/4595/64k.mp3。



雖然用 iPhone 上的 Safari 也可打開這個直播源,但感覺太原始了。 



於是到 App Store 找到一個十分簡單的 FStream 軟件,設計乾淨俐落,無多餘功能,很適合今次實驗用。



打開 FStream,到 Favorites 加入電台的 URL 及重新命名。



可以加入其它電台的直播源,例如很多長者也愛聽香港電台第五台,以後轉換電台就更加容易。 



以下是在網絡上找到的電台直播源,供大家參考。

香港電台
第一台
http://rthk.hk/live1.m3u
第二台
http://rthk.hk/live2.m3u
第三台
http://rthk.hk/live3.m3u
第四台
http://rthk.hk/live4.m3u
第五台
http://rthk.hk/live5.m3u
普通話台
http://rthk.hk/livepth.m3u

新城電台
知訊997
https://metroradio-lh.akamaihd.net/i/997_h@349799/master.m3u8
財經104
https://metroradio-lh.akamaihd.net/i/104_h@349798/master.m3u8
Metro Plus AM1044
https://metroradio-lh.akamaihd.net/i/1044_h@349800/master.m3u8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2019/03/03

淺談 HDD / SSD / Fusion Drive


回顧過往數十年的電腦史,電腦硬件技術不斷進步,無論是中央處理器、圖像處理器、記憶體、Wi-Fi、USB 傳輸埠等,速度都在逐年攀升,唯獨傳統硬碟(Hard Disk Drive,簡稱 HDD)這項儲存裝置,在速度上沒有什麼提升,只見到 HDD 在容量上不斷加大,由 10 年前常見的 1TB 演變到現在的 4TB,甚至不太常見的 10TB,但在速度上卻沒有重大突破,於是便有了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簡稱 SSD)的出現。 

雙儲存系統 速度容量兼享 

SSD 用來儲存資料的核心是 Flash 快閃晶片,即是 iPhone 及 iPad 等使用的儲存空間技術,它的優點包括快速、寧靜、輕巧、省電、防震等。Apple 在 2008 年首次應用 SSD 技術在 Mac 電腦上,那就是當年 Steve Jobs 在發佈會從公文袋拿出來的第一代 MacBook Air,記得當年標準配置的 MacBook Air 是使用 80GB 的 HDD,售價 US$1799,顧客可以另加 US$999 把 80GB 的 HDD 升級為 64GB 的 SSD,價錢貴了容量卻縮減了,這可能就是 SSD 唯一的缺點:貴,尤其是在 SSD 仍未算普及的年代。 

如果想要 SSD 的速度,又想要 HDD 的大容量,卻又不想付出天價,可以怎辦呢?Apple 在 2011 年推出的 iMac,引入了「SSD+HDD」的概念,在原有的 1TB HDD 外,可另付 US$600 加入另一個 256GB 的 SSD,並把 macOS 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預先安裝在 256GB 的 SSD 上,至於 1TB 的 HDD 便可用作存放自己的檔案。這個做法的好處是執行各個應用程式時,都能享受 SSD 帶來的速度,其他佔據大容量的檔案又可安放在 1TB 的 HDD 裏,有點像 PC 世界中 C Drive 及 D Drive 並存的概念。不過,這類「SSD+HDD」獨立存放檔案的模式,操作時用家要首先決定把資料存放在快速但細小的 SSD,或緩慢但容量龐大的 HDD 上,否則日後想更改存放位置時,就要大費周章,造成諸多不便。 

結合 HDD 與 SSD 檔案自動擺位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Fusion Drive 便應運而生,它把 SSD 及 HDD 融合成單一的磁碟,例如 27" iMac 上的 Fusion Drive,就是結合 128G SSD 及 3TB HDD,但用家在桌面上,只會見到一個 3.12TB 的 Fusion Drive。常用的檔案,包括 macOS 作業系統及常用的軟件,會存放在 Fusion Drive 中的 SSD 部分,以確保有最快的啟動速度。至於其他的資料文件,macOS也會根據使用的頻率,把常用的存放在 SSD 內,不常用的存放在 HDD 內,整個過程由 macOS 在背後執行,用家完全不必理會,便能得到最理想的效果。 

Apple 可算是率先放棄 HDD 的電腦廠商,現在只剩下 iMac 仍然提供 HDD 及 Fusion Drive 選項,其中 21.5" iMac 又因為使用了體積較小,但效能較低的 2.5" HDD,它的老化速度更為明顯。近年很多使用 HDD 的 Mac 機用家,已了解到 SSD 能顯著提升舊機的效能,紛紛自行或找專門店把 Mac 機內的 HDD 升級為 SSD,以延長 Mac 機的壽命。但隨着 SSD 的成本逐漸下降,相信 Apple 很快就會步向全面使用 SSD 的年代,到時用家就不需要為 HDD 老化而煩惱。

* 此文經修改後刊於 27/2/2019 明報《果人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