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客居 Mactivity 成立於 2005 年底,是由蘋果迷自設的蘋果產品軟硬件服務中心,提供各項蘋果產品的培訓、諮詢、支援、買賣、租用、升級、數據復修及各類軟硬件維修服務。麥客見聞(Activity @ Mactivity)主要記錄在 Mactivity 發生的人和事,跟蘋果公司的產品及服務都會扯上一點點關係。如果你喜歡本網誌任何文章,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謝謝。
2006/11/19
iPod Shuffle 最潮戴法
翻閱最近一期 MacAddict,看見底頁有一張大相,相信是今年 iPod Shuffle 的最潮戴法:不用保護套,也不用吊頸繩。有興趣的朋友可到 Mactivity 借閱最新一期 MacAddict。
2006/11/18
Mac OS X 的中文輸入法
更新:使用 Mac OS X 10.5 Leoprad 的朋友,可以參考「Mac OS X 的中文輸入法(2008 Leopard 版)」。至於使用 Mac OS X 10.6 Snow Leoprad 的朋友,可以參考「Mac OS X 的中文輸入法(2010 Snow Leopard 版)」。
生活在香港的電腦用家,無論是工作上要處理公司文件,或是跟朋友用 MSN 聊天,都有輸入中文的需要。
「倉頡輸入法」在香港已流行了很多年,不少初次接觸中文電腦的朋友就是由學習倉頡開始。由於倉頡有很多繁複的取碼原則,並不容易學習及掌握,所以不少初學者會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較為容易掌握的「簡易輸入法」(或稱「速成輸入法」)。
由於倉頡輸入法的作者朱邦復先生放棄了收取倉頡的版權費,讓中文電腦因此可以更普及。今時今日,無論在 Mac 或是 Windows 的平台,隨機都附送了倉頡及簡易中文輸入法。但大家有沒有留意到,Mac 上的倉頡或是簡易跟 Windows 上的是有點不同的?
不一樣的倉頡
首先說明,在 Windows 上的倉頡是第三代版本,在 Mac OS X 10.4 上的倉頡則是較為「先進」的第五代。由於兩者的取碼法則有少許不同,對雙平台用家造成了不少困擾。
以假期的「假」字為例,在 Windows 上的輸入方法是「ORYE」;在 Mac 上的輸入方法則是「ORSE」,據說第五代的拆碼方法是更為「合理」。
老實說,自己用了倉頡二十年了,老早就不覺得倉頡可以用「合理」兩個字來形容,很多字都是靠「習慣」及「死記」。無論由 Windows 到 Mac,或是由 Mac 到 Windows,要改變這個死記了多年的習慣,或同時強記著兩套不同的倉頡都會很吃力。
不一樣的簡易
大家都知道簡易(速成)是倉頡的變種,記熟了倉頡的基本字形及輔助字形後,只要能打出頭尾兩碼,就可在屏幕上看到符合條件的中文字,再在當中選取自己所要的,就能成功輸入中文,完全不需理會倉頡那複雜而「合理」的取碼原則。但原來 Windows 及 Mac 在輸入了頭尾碼後,出現符合條件的中文字次序是有不同的。
例如要輸入麥客居的「麥」字,因為「麥」字的頭尾碼是「JI」,在 Windows 上你會看到「守、宏、軔、專、麥、博、戟、蜜、寬」,「麥」是排在第五,所以它的輸入碼就是「JI5」;在 Mac 上輸入頭尾碼「JI」後,你會看到「專、守、麥、博、蜜、寬、宏、戟、軔」,「麥」字今次卻排在第三,所以它的輸入碼就是「JI3」。
次序上的不同,對於要望著屏幕慢慢去選字的「一般用家」當然無問題,但對於其他只倚靠習慣及死記而不望幕屏的簡易輸入法「高手」,排列次序上的少許不同,對輸入的速度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了。
開放式的平台: OpenVanilla 輸入法
若果你是剛剛由 Windows 轉過來 Mac 的用家,不要因為以上的轉變而氣餒,也不用拋棄學習了多年的中文輸入法。因為在 Mac OS X 平台上有另一種輸入法可以幫到你,它便是「OpenVanilla 輸入法與文字處理架構(或稱香草輸入法)」。
OpenVanilla 不單只是一種輸入法,它是一個輸入法架構,採用可外掛模組的設計(plug-in),因此可以容納許多由軟體廠商提供的輸入法,最重要的是它為 Mac 用家提供了與 Windows 習慣一致的倉頡及簡易輸入法,以下便是它的安裝方法:
1. 前往 OpenVanilla 主網頁
2. 在 Mac OS X 使用者項選擇「下載、安裝、啟用與移除」
3. 在下載項選擇下載「Unicode 語系版(標準版)」
解壓後安裝 OpenVanilla 到硬碟上並重新啟動電腦
4. 進入系統偏好設定內的國際設定
在輸入法選單下會出現 OpenVanilla
按左面的方格啟用
5. 按右上角的輸入法清單選擇 OpenVanilla
然後進入 OpenVanilla 的偏好設定
6. 在模組載入清單及快速鍵內點選倉頡及簡易(速成)
此後,OpenVanilla 就會載入了跟 Windows 習慣一致的倉頡及簡易輸入法,你就可以沿用以往在 Windows 的習慣,繼續成為中文快打高手。如果你在安裝 OpenVanilla 時遇到甚麼困難,歡迎聯絡 Mactivity。
「倉頡輸入法」在香港已流行了很多年,不少初次接觸中文電腦的朋友就是由學習倉頡開始。由於倉頡有很多繁複的取碼原則,並不容易學習及掌握,所以不少初學者會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較為容易掌握的「簡易輸入法」(或稱「速成輸入法」)。
由於倉頡輸入法的作者朱邦復先生放棄了收取倉頡的版權費,讓中文電腦因此可以更普及。今時今日,無論在 Mac 或是 Windows 的平台,隨機都附送了倉頡及簡易中文輸入法。但大家有沒有留意到,Mac 上的倉頡或是簡易跟 Windows 上的是有點不同的?
不一樣的倉頡
首先說明,在 Windows 上的倉頡是第三代版本,在 Mac OS X 10.4 上的倉頡則是較為「先進」的第五代。由於兩者的取碼法則有少許不同,對雙平台用家造成了不少困擾。
以假期的「假」字為例,在 Windows 上的輸入方法是「ORYE」;在 Mac 上的輸入方法則是「ORSE」,據說第五代的拆碼方法是更為「合理」。
老實說,自己用了倉頡二十年了,老早就不覺得倉頡可以用「合理」兩個字來形容,很多字都是靠「習慣」及「死記」。無論由 Windows 到 Mac,或是由 Mac 到 Windows,要改變這個死記了多年的習慣,或同時強記著兩套不同的倉頡都會很吃力。
不一樣的簡易
大家都知道簡易(速成)是倉頡的變種,記熟了倉頡的基本字形及輔助字形後,只要能打出頭尾兩碼,就可在屏幕上看到符合條件的中文字,再在當中選取自己所要的,就能成功輸入中文,完全不需理會倉頡那複雜而「合理」的取碼原則。但原來 Windows 及 Mac 在輸入了頭尾碼後,出現符合條件的中文字次序是有不同的。
例如要輸入麥客居的「麥」字,因為「麥」字的頭尾碼是「JI」,在 Windows 上你會看到「守、宏、軔、專、麥、博、戟、蜜、寬」,「麥」是排在第五,所以它的輸入碼就是「JI5」;在 Mac 上輸入頭尾碼「JI」後,你會看到「專、守、麥、博、蜜、寬、宏、戟、軔」,「麥」字今次卻排在第三,所以它的輸入碼就是「JI3」。
次序上的不同,對於要望著屏幕慢慢去選字的「一般用家」當然無問題,但對於其他只倚靠習慣及死記而不望幕屏的簡易輸入法「高手」,排列次序上的少許不同,對輸入的速度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了。
開放式的平台: OpenVanilla 輸入法
若果你是剛剛由 Windows 轉過來 Mac 的用家,不要因為以上的轉變而氣餒,也不用拋棄學習了多年的中文輸入法。因為在 Mac OS X 平台上有另一種輸入法可以幫到你,它便是「OpenVanilla 輸入法與文字處理架構(或稱香草輸入法)」。
OpenVanilla 不單只是一種輸入法,它是一個輸入法架構,採用可外掛模組的設計(plug-in),因此可以容納許多由軟體廠商提供的輸入法,最重要的是它為 Mac 用家提供了與 Windows 習慣一致的倉頡及簡易輸入法,以下便是它的安裝方法:
1. 前往 OpenVanilla 主網頁
2. 在 Mac OS X 使用者項選擇「下載、安裝、啟用與移除」
3. 在下載項選擇下載「Unicode 語系版(標準版)」
解壓後安裝 OpenVanilla 到硬碟上並重新啟動電腦
4. 進入系統偏好設定內的國際設定
在輸入法選單下會出現 OpenVanilla
按左面的方格啟用
5. 按右上角的輸入法清單選擇 OpenVanilla
然後進入 OpenVanilla 的偏好設定
6. 在模組載入清單及快速鍵內點選倉頡及簡易(速成)
此後,OpenVanilla 就會載入了跟 Windows 習慣一致的倉頡及簡易輸入法,你就可以沿用以往在 Windows 的習慣,繼續成為中文快打高手。如果你在安裝 OpenVanilla 時遇到甚麼困難,歡迎聯絡 Mactivity。
2006/11/12
在 Intel Mac 上執行 OS 9 軟件
早在 2002 年 5 月,Apple 就正式將 OS 9 埋入棺材了,要在 Mac 上執行 OS 9 軟件就必須通過 Classic 環境的幫助。相隔四年之後,當 Mac 轉用 Intel CPU 之際,Apple 更宣稱 Intel Mac 將不能執行 Classic 環境,進一步將 OS 9 打入地獄。
也許是新一代的 OS X 軟件在銜接舊版軟件上尚有些不足之處,導致不少舊有的文件檔案「一定」要在 Classic 環境才可以正確開啟,於是如何在 Intel Mac 上執行 Classic 環境又是近期的一個熱門話題。據我了解,很多 Mac 用戶還是需要使用 Classic 環境,尤其是從事印刷及設計行業的朋友。雖然 Apple 官方不再支援,但其他軟件公司卻有破解之法。
當 Mac 以 PowerPC CPU 為核心的年代,我們都試過安裝一些模擬 Intel CPU 的軟件(例如 Virtual PC),使到 Mac 可以去執行 Windows 操作系統。到了今日可謂風水輪流轉,要讓 Intel Mac 去執行舊版的 Classic 環境,我們反而要安裝一個 PowerPC CPU 模擬軟件,這個就是 SheepShaver。
要在 Intel Mac 上安裝 Classic 環境,我們需要以下三個軟件:
1. SheepShaver 2.3 程式
2. Mac OS ROM(因有版權限制,請在互聯網自行搜索並下載)
3. Mac OS 7.5.2 至 9.0.4 系統光碟(請注意跟機版本可能不能不適用)
安裝步驟
1. 下載最新版本之 SheepShaver 程式,解壓後先執行 SheepShaverGUI 設定程式。
2. 在 Memory/Misc 一項內輸入分配給 Mac OS 的記憶體及提供 Mac OS ROM 的所在位置。
3. 在 Volumes 一項內按 Create 產生一個虛擬的硬碟,並指定其容量。
4. 在 Graphics/Sound 一項內設定畫面解像度。完成後可放入 Mac OS 9 系統光碟並按左下角 Start。
5. 系統會自動執行 SheepShaver 主程式,並進入 Mac OS 9 歡迎畫面。
6. 執行 Mac OS 9 安裝程式,並將系統安裝在指定的上虛擬硬碟上。
SheepShaver 除了可在 Intel Mac 執行之外,同時也提供 Windows 及 Linux 版本,各位 Windows 及 Linux 用家也可以一嘗早期 Mac OS 的味道。
本文經作者修改後已刊於印刷雜誌<DPI>雙月刊 Vol. 8 Mac Channel 專欄內,歡迎到 Mactivity 免費索取該期雜誌,派完即止。
也許是新一代的 OS X 軟件在銜接舊版軟件上尚有些不足之處,導致不少舊有的文件檔案「一定」要在 Classic 環境才可以正確開啟,於是如何在 Intel Mac 上執行 Classic 環境又是近期的一個熱門話題。據我了解,很多 Mac 用戶還是需要使用 Classic 環境,尤其是從事印刷及設計行業的朋友。雖然 Apple 官方不再支援,但其他軟件公司卻有破解之法。
當 Mac 以 PowerPC CPU 為核心的年代,我們都試過安裝一些模擬 Intel CPU 的軟件(例如 Virtual PC),使到 Mac 可以去執行 Windows 操作系統。到了今日可謂風水輪流轉,要讓 Intel Mac 去執行舊版的 Classic 環境,我們反而要安裝一個 PowerPC CPU 模擬軟件,這個就是 SheepShaver。
要在 Intel Mac 上安裝 Classic 環境,我們需要以下三個軟件:
1. SheepShaver 2.3 程式
2. Mac OS ROM(因有版權限制,請在互聯網自行搜索並下載)
3. Mac OS 7.5.2 至 9.0.4 系統光碟(請注意跟機版本可能不能不適用)
安裝步驟
1. 下載最新版本之 SheepShaver 程式,解壓後先執行 SheepShaverGUI 設定程式。
2. 在 Memory/Misc 一項內輸入分配給 Mac OS 的記憶體及提供 Mac OS ROM 的所在位置。
3. 在 Volumes 一項內按 Create 產生一個虛擬的硬碟,並指定其容量。
4. 在 Graphics/Sound 一項內設定畫面解像度。完成後可放入 Mac OS 9 系統光碟並按左下角 Start。
5. 系統會自動執行 SheepShaver 主程式,並進入 Mac OS 9 歡迎畫面。
6. 執行 Mac OS 9 安裝程式,並將系統安裝在指定的上虛擬硬碟上。
SheepShaver 除了可在 Intel Mac 執行之外,同時也提供 Windows 及 Linux 版本,各位 Windows 及 Linux 用家也可以一嘗早期 Mac OS 的味道。
本文經作者修改後已刊於印刷雜誌<DPI>雙月刊 Vol. 8 Mac Channel 專欄內,歡迎到 Mactivity 免費索取該期雜誌,派完即止。
2006/11/01
好事成雙(下集)
不久前寫了一篇關於在新的 Intel Mac 上是否應該裝上一雙一對記憶體的文章,目的是想指出,裝上「不對稱」的記憶體,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降低工作效率的。在今日記憶體不斷漲價的情況下,鼓勵你要裝上 2 x 1GB 的記憶體,除了販賣記憶體的商人可以得益外,用家未必是真正的得益者。
最近 Apple 又推出了以 Core 2 Duo 為基礎的新型 iMac 及 MacBook Pro,可以更加引證這個說法。
相信是因為 Intel 晶片的技術限制,使用 Core 2 Duo 的電腦最多只可以辨認到 3GB 的記憶體。雖然 iMac 及 MacBook Pro 都配置了 2 條記憶擴充槽,而容量達到 2GB 的記憶體也已經上市(好貴!),但 Apple 卻鼓勵你裝上 1GB + 2GB 的這個黃金組合,沒有提及 1GB + 2GB 這個「不對稱」組合對效能會降低,反而特意說明 3GB 是想得到最佳運算表現的組合(Max out your MacBook Pro with 3GB of memory to enjoy the greatest possible performance for all your computing tasks)。
對於大多數 MacBook 及 Mac mini 用家,電腦只是內建了 2 x 256MB 的記憶體,在資金不足買入頂級 2 x 1GB 的情況下,要升級有兩個選擇:
1. 放棄原來的 2 x 256MB,換上 2 x 512MB,但日後升級時又要再放棄 2 x 512MB,損失嚴重;
2. 放棄原來的 1 x 256MB,換上 1GB,成為 256MB + 1GB 的組合,日後升級時只需將舊的 256MB 換成另一條 1GB 就可以,經濟實惠。
下次再有朋友勸你加記憶體「一定要一對」的時候,請先叫他「拿出證據來」,解釋到底不是一對時,效能會慢了多少,再問問他 1GB + 2GB 的組合效能又會如何。
若果你對選擇及升級各項 Mac 的記憶體及硬碟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 Mactivity。我們除了提供各項升級意見外,也可以代客訂購及免費安裝。
最近 Apple 又推出了以 Core 2 Duo 為基礎的新型 iMac 及 MacBook Pro,可以更加引證這個說法。
相信是因為 Intel 晶片的技術限制,使用 Core 2 Duo 的電腦最多只可以辨認到 3GB 的記憶體。雖然 iMac 及 MacBook Pro 都配置了 2 條記憶擴充槽,而容量達到 2GB 的記憶體也已經上市(好貴!),但 Apple 卻鼓勵你裝上 1GB + 2GB 的這個黃金組合,沒有提及 1GB + 2GB 這個「不對稱」組合對效能會降低,反而特意說明 3GB 是想得到最佳運算表現的組合(Max out your MacBook Pro with 3GB of memory to enjoy the greatest possible performance for all your computing tasks)。
對於大多數 MacBook 及 Mac mini 用家,電腦只是內建了 2 x 256MB 的記憶體,在資金不足買入頂級 2 x 1GB 的情況下,要升級有兩個選擇:
1. 放棄原來的 2 x 256MB,換上 2 x 512MB,但日後升級時又要再放棄 2 x 512MB,損失嚴重;
2. 放棄原來的 1 x 256MB,換上 1GB,成為 256MB + 1GB 的組合,日後升級時只需將舊的 256MB 換成另一條 1GB 就可以,經濟實惠。
下次再有朋友勸你加記憶體「一定要一對」的時候,請先叫他「拿出證據來」,解釋到底不是一對時,效能會慢了多少,再問問他 1GB + 2GB 的組合效能又會如何。
若果你對選擇及升級各項 Mac 的記憶體及硬碟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 Mactivity。我們除了提供各項升級意見外,也可以代客訂購及免費安裝。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