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6

Parallels vs VMware

以上的兩個軟件全名是 Parallels Desktop 3.0VMware Fusion 1.0,都是讓你在 Intel Mac 上執行 Windows(或其它操作系統)的軟件。有別於 Apple 自己的 Boot Camp 方案,它們都是以虛擬方式運作,這意味著你不用離開 Mac OS X 的操作環境,就可以直接執行 Windows 程式

Parallels Desktop 在 2006 年 6 月正式推出,是最早可以讓用家在 Intel Mac 上執行 Windows 的虛擬軟件,在這一年多也經歷了不少的轉變,功能上也不斷改進。至於虛擬軟件的老大哥 VMware 也完成了漫長的產品測試,剛在 2007 年 8 月推出了 VMware Fusion 1.0。自此,在 Intel Mac 上的虛擬軟件就有了更多選擇,用家可跟據自己的需要選購合適的軟件。

Mactivity 有代理這兩款軟件,也設有代客安裝服務,所以有不少朋友會向我們查詢兩者的分別。一個簡單的答案是:VMware Fusion 速度快,Parallels Desktop 功能多

先說 VMware Fusion,它支援 64-bit 程式,但相信不會有太多一般用家有興趣安裝一個 Windows XP 64-bit 版本吧?較實用的是它支援對稱多處理器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MP),能有效發揮 Intel Mac 上的 Core Duo 雙處理機器的威力。例如我在 VMware Fusion 上開啟了 iTunes,想將音樂光碟轉成 MP3 格式放入 iPod 時,同時間也可以開啟另一個程式,將 RMVB 格式的電影短片轉成 MPEG4 格式放入 iPod Video 內,過程完全𣈱順;但在 Parallels Desktop 下,將音樂光碟轉成 MP3 格式的同時,其它軟件幾乎是停止運作的。而很多測試均顯示,挑戰者 VMware Fusion 在整體執行速度上均較 Parallels Desktop 優勝。



那麼 Parallels Desktop 又怎樣迎戰呢?其實在一般的情況下,例如上網看看網頁或用文書處理器打打字的簡單工作,我不覺得 VMware Fusion 比它快很多,反而 Parallels Desktop 提供的幾個工具程式包括 Parallels Transporter 及 Parallels Explorer 非常實用。例如 Parallels Explorer,它可以在不執行 Parallels Desktop 的時候,即可以進入虛擬磁碟(包括 VMware Fusion 製作的磁碟),直接讀取及更改虛擬磁碟的檔案,對於經常要在幾個虛擬磁碟之間抄取資料的朋友十分有用,可以節省不少時間。至於已安裝 Boot Camp / Vista 的朋友,Parallels Desktop 也能夠直接讀取該磁碟而不用再重新安裝,而 VMware Fusion 暫時只可以讀取 Boot Camp / XP 的磁碟。



有興趣比較以上兩個虛擬軟件的朋友,可親到 Mactivity 參觀及測試,也可以到以下網址下載最新試用版自行測試。

Parallels Desktop 3.0 (HK$630)
http://www.parallels.com/en/products/desktop

VMware Fusion 1.0 (HK$640)
http://www.vmware.com/products/fusion

2007/09/04

查字典

大家都知道 Mac OS X 10.4 內置了一本「新牛津美語詞典」(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不用額外花錢購買,就可以擁有一部很不錯的字典了,對於經常要查閱英語的朋友可謂非常有用。可惜暫時還未照顧到中文世界的用家,未有提供英漢字典功能。

1. 只需要點選需要查閱的英文詞語,按滑鼠的 Right Click(或按著 Control + Click),就可以看到「在字典裡查找」的選項。


2. 字典會自動跑出來,並有對該詞語的詳細解釋。


3. 但可能是我的 PowerBook 實在有點慢,每次開動 Dictionary 這個程式都有點慢,而且在個別程式之間轉換亦很費時及不便。所以我會在字典的 Preferences 內,選取 Open Dictionary Panel。


4. 以後再按滑鼠的 Right Click,就可以不用開啟字典程式,也可以找到該詞語的簡單解釋。


5. 最後一提是這個方法的鍵盤快速鍵,大家可以試試點選一個詞語後,再按 Control+Command(Apple)+D 看看效果如何。

2007/08/30

為機密檔案加上密碼

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大家總會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敏感資料,例如跟個人私隱有關的文件或檔案。你當然不想其他人能夠隨意「分享」你的資料,除了設定開機時的用戶登入密碼外,最理想的方法當然是替個別檔案加上密碼。

Mac OS X 並不是萬能,簡單如為個別機密檔案加上密碼,原來並不簡單。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製作磁碟映像檔(Disk Image),達到替一個甚至多個檔案加上密碼的效果。

1. 打開磁碟工具程式(應用程式>工具程式),在檔案選單下選取新增空白磁碟映像檔;


2. 輸入磁碟映像檔的名稱及儲存位置後,設定卷宗(Volume)容量大小。例如你想要製作一隻容量 2GB 的空白磁碟,就在卷宗大小輸入相應數字;


3. 在加密保護一項選取「AES-128(推薦)」的加密方法;


4. 輸入及確認密碼,記緊不要點選「記住密碼」一項,否則就會減低加密的效果;


5. Mac OS X 正在製作一隻 2GB 容量的磁碟映像檔,容量越大需時越長;


6. 製作完成後,你會看見圖中兩個檔案,分別為已壓縮的「機密映像檔.dmg」及「機密映像檔卷宗」;


7. 你現在可以將所有機密文件一併拖到「機密映像檔卷宗」內;


8. 按一下退出鍵將「機密映像檔卷宗」退出,卷宗消失了,但它的內容卻是即時存放在「機密映像檔.dmg」之內;


9. 按兩下「機密映像檔.dmg」,要輸入建立映像檔時的密碼才能順利打開;


10. 機密文件回來了!你可以再將任何機密文件存放在這卷宗內,就像使用外置硬碟或 USB 手指一樣。每次更新卷宗內容後,不要忘記退出這卷宗以防止其他人擅自打開。


AES 全名是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高級加密標準),是美國聯邦政府採用的商業及政府數據加密標準,相當安全可靠。若你不幸忘記了密碼的話,相信也無人可以替你打開,所以使用時請小心。

2007/08/25

送你一個鐘 - FLIQLO


上次介紹了一個顯示 RSS 新聞的螢幕保護程式(Screen Saver),這個是 Mactivity 常用程式的。但這個時尚摩登的程式對 Mac 的硬件要求絕不簡單,我家中那部 2000 年出產的 PowerBook G3 就不可以執行了。

所以我在家中所使用的螢幕保護程式,是一個用了多年的「鐘」,一個大大個的「鐘」:FLIQLO。

若你覺得這個「鐘」很實用的話,可在這裡下載。FLIQLO 除了有 Mac 版本以外,並設有 Windows 版本,但我自己則未試過使用 Windows 版。

最後,記得在選項中選取 Full Screen 尺寸才會有較震撼的效果。大家有興趣知道在一部 30" 的 Apple Cinema Display 上顯示這個 Screen Saver 的效果嗎?

2007/08/19

Parallels Desktop 中文軟件亂碼


不用多介紹,Parallels Desktop 這個讓 Intel Mac 執行 Microsoft Windows 的程式現在已是街知巷聞。可能是軟件價格合理(OEM Pack 只售 HK$499),也可能是為了使用上的方便,感覺越來越多的朋友放棄 Boot Camp 而改用 Parallels Desktop。

Mactivity 有發售 Parallels,也有協助新用戶安裝 Parallels,所以也會收到不少關於 Parallels 的查詢。最近經常收到的一個查詢就是:在中文 Windows XP 環境下,安裝部份中文軟件會出現亂碼現象。

經過研究後,我們相信亂碼現象是因為在安裝時,沒有做好「非 Unicode 程式的語言」設定,導致安裝 Big5 軟件出錯(Unicode 軟件則沒有問題)。

要改正這個問題十分容易,只要在「控制台」內的「地區及語言選項」內,於「非 Unicode 程式的語言」一項選取「中文(香港特別行政區)」就可以了。


以 Big5 內碼編寫的軟件現在可以正常顯示了。

2007/08/17

Unlock iPhone?


首先聲明,這部 iPhone 不是我的,我還很喜歡我的 Treo 650。但我覺得可以免費把玩一部「先達價」要 $16,800 的手機(還有我的名字呢)真有點意想不到。

我相信我不會買 iPhone,因為它不能接受我的「指甲」操控。一個「整機佬」又怎會沒有留指甲呢,「指甲」是我的搵食工具之一呀。

P.S. 特別鳴謝 K 先生。順帶一提,K 先生經常向我呻窮,是應該不會花 $16,800 去買「先達 iPhone」的。

2007/08/16

記得這個畫面嗎?


隨著 iWork '08 的誕生,AppleWorks 正式退下火線了,並結束了整個 AppleWorks 系列的歷史任務。聽到這個消息,即時想起的不是任何有關 AppleWorks for Mac 的事情,而是歷史更久的 AppleWorks for Apple II。

大約是 1985 年左右吧,父母買了第一台電腦給我,就是「冒牌」Apple IIe(又稱 Banana IIe 或 Orange IIe)。自從買了「冒牌」Apple IIe 之後,差不多隔天就約同學到深水埗高登電腦商場「朝聖」,高峰期一星期去足七日。節目除了是對著商場內極少數的幾部「正牌」Apple IIe 及 Macintosh 電腦流口水之外,也會去「抄碟」。那時盜版盛行,用戶對知識產權都沒有多大認識,無論遊戲程式或商用程式,通通不會放過,抄了回家再慢慢享用。

除了打遊戲機外,我也花了不少時間在研究及學習應用軟件。那時流行的商用軟件有 VisiCal、WordStar 及 dBase(就像今日的 Excel、Word 及 Access),即使是處理中學時的習作,為了要突出成績,每份習作幾乎也要出盡這幾個法寶。

但那個年代每個軟件的操作都沒有統一標準,每個程式都有自己一套操作方法,而且資料也不能有效及方便地互相交換,造成了很多不便。直至有一日我碰到 AppleWorks,我才發現原來所謂的「整合式軟件」是可以這麼有趣及有效率,也第一次領悟到怎樣才是一個優秀的使用者介面。

從此以後,AppleWorks 陪伴我走了很長的日子,我還為了它買了人生中第一台 9 針 Dot Matrix 印字機。今日聽到最後一個 AppleWorks 版本也要退下來的消息,忽然很有感概。

若你也曾經使用過 AppleWorks,歡迎交流一下。

2007/08/09

舊機升級 iMovie'08 前請留意


iLife'08 已在幾日前推出了,當中的各項新功能相信大家都已在相關網頁中知道。當中 iMovie'08 有了很大的改進,甚至連 Icon 都改變了,可以說是變化最大的一個程式。

記得以前有位客人買了一台 Sony 那種內置硬碟的 DV 機,而舊版 iMovie 是不能直接輸入及編輯那種 MPEG-2 的影像格式,終於新版本的 iMovie 可以支援了。

Expanded format support.
iMovie supports standard and high definition video, as well as the most popular formats, including DV, HDV, MPEG-2, MPEG-4 and even AVCHD.

本來想即時告訴他這個好消息,但當我看一看硬件要求時,即時打了個突。原來 iMovie'08 是需要 Intel processor / Power Mac G5 / iMac G5,而我的這位客人是使用一部仍然很壯健的 PowerMac G4。反觀另一個高階影像編輯軟件 Final Cut Studio 2,則還支援 PowerMac G4 機種

其實蘋果以往也有提到 Final Cut Studio 不支援欠缺獨立影像咭的 MacBook,但有不少朋友仍能在 MacBook 執行 Final Cut Studio 這軟件(或者行 Motion 時真有少許問題吧),希望今次 iMovie'08 不支援 PowerPC G4 機種也是一次類似的誤會吧。若你手上已有 iLife'08,又可以在 PowerPC G4 機種上行 iMovie'08 的話,也請告訴我。

2007/08/08

怎樣打開 img1756.zip?

最近我的 MSN 友人當中,有不少都在 MSN 中告訴我剪了頭髮或刮了鬍子,都急不及待地送上一個檔案給我。據我了解,我的 MSN 友人當中,包括了很多靚仔靚女,我當然第一時間去打開這些檔案,想看看他們(特別是她們)的靚樣。當我想向他們(特別是她們)查證時,他們(特別是她們)又很快離線消失。

誰不知當我 Double Click 那個叫做 img1756.zip 的檔案後,Mac OS X 就自動將它解壓成一個叫做 img1756.scr 的檔案;而當我再 Double Click 這個檔案時,死蠢的 Mac OS X 竟然說它看不懂這檔案,不能成功打開!

搞甚麼?怎樣才能開啟這個檔案?怎樣才可以看到我的靚仔靚女朋友近照?朋友,我不是使用 Windows 的,看不懂這類稀奇古怪的檔案,下次直接寄一張 JPEG 照片給我好啦!

2007/07/27

Sandy @ Star Hall

因為很久不看娛樂新聞了,直到今早收到一位死硬蓮迷電話(也是透過 Mactivity 才認識的一位蓮迷),才知道這個消息:憶蓮開 Show 了!作為一名死硬蓮迷,當然要第一時間發佈這個消息。

記得上次看憶蓮演唱會時,是 2005 年 11 月的「夜色無邊演唱會」,那時正在籌備 Mactivity,不用加班工作,所以可以無拘無束地看足四場。事隔兩年,我跟憶蓮又可以見面了。

今次是在九龍灣新的場地舉行,座位少了,可以更近距離接觸這位「巨星」。據這位跟圈內人有點聯繫的蓮迷透露,最貴的票價要 $680,正打算跟其它蓮迷集體訂購尾場,應該可以拿到「靚位」。要不要訂票呢?訂多少場呢?還在掙扎中。不知道新場地會不會有價格相宜一點的「山頂票」?

預先告訴大家,Mactivity 在 2007 年 11 月 9 日起的連續六日,都極有可能會提早落閘,敬請留意。

後記:真的很喜歡憶蓮穿這些簡簡單單的衣服,真不明白,個子不高的她,為甚麼總是穿得這樣好看?但希望今次 Kim 不要替她再剪短頭髮了,已經很短喇!

2007/07/24

香港天氣預告 Widget


Mac OS X 10.4 其中一個好洗好用的功能就是 Dashboard。每當你按一下鍵盤上的 F12 鍵,一大堆 Widget 就會跑出來。假如你的電腦已接通了互聯網,天氣預告 Widget 會是一個很實用的資訊工具。有了它,你再不需要為了查詢天氣,而每次開啟 Safari 然後又跑到香港天文台網頁去了。

但不少朋友曾向我查問:為甚麼他的天氣預告 Widget 不能正常顯示香港的天氣資訊呢?

當你第一次安裝 Mac OS X 時,系統會記著用戶的註冊地點,大家所選的應該是「香港」吧?但原來在天氣預告 Widget 的資料庫內,是有兩個香港地區的,你要先在兩個香港地區內選定一個,以後你的天氣預告 Widget 就可以正常顯示香港的天氣資訊了。

1. 未經設定的香港天氣預告 Widget 不會顯示天氣資訊;


2. 按選右下角的 i 符號,就可以進入 Widget 的設定畫面;


3. 在顯示 Hong Kong 的欄位,按一下 Enter,你會看到兩個不同的香港地區,你可以選取其中一個,再將單位轉為熟悉的攝氏,並可選取顯示六日的天氣預告,按 Done 完成;


4. Hong Kong, Hong Kong 的資訊,明顯偏高,應該是在效區量度的;


5.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Hong Kong 的資訊,比較接近市區溫度。

2007/07/22

超實用的螢幕保護程式


螢幕保護程式(Screen Saver)有很多類,有觀賞性的、有娛樂性的、也有實用性的。我自己偏愛一些實用性強的,所以 Mactivity 所有的 Mac 都設置了顯示 RSS 新聞的螢幕保護程式,而選取的新聞內容就以本地 Yahoo! 新聞為主。

很多朋友看見這個既美觀又實用的螢幕保護程式時,都顯得很欣賞。但當他們知道這個程式是 Mac OS X 10.4 內置的程式之一,不少 Windows 用家都會顯得很失望。如果你的 Mac 已安裝了 Mac OS X 10.4 的話,可依以下方法製作一個顯示本地 RSS 新聞的螢幕保護程式。

1. 先到 Yahoo! 新聞-港聞的網頁,按一下右上角的 RSS 圖案;



2. Safari 會自動引到該 RSS 網址;



3. 將這個 RSS 網址加入到 Safari 的書籤(書籤>新增書籤);



4. 在「系統偏好設定」內,開啟桌面與螢幕保護程式,選取 RSS Visualizer,並按「選項」按鈕;



5. 選取剛才加入的 Yahoo! 新聞-港聞 RSS 網址 ;



6. 再調整一下啟動螢幕保護程式的時間,大功告成!



最後,如果你想為螢幕保護程式加上密碼,只需到「系統偏好設定>安全性」一項內,點選「必須輸入密碼才能將這部電腦從睡眠或螢幕保護程式裡喚醒」,以後便要輸入用戶登入密碼才能停止螢幕保護程式的運作,以加強保安作用。



可能你不會相信,我在 Mactivity 的一年半內, 粗略估計已向超過 100 位朋友示範如何製作這個螢幕保護程式,希望這回可以「一勞永逸」,阿門。

2007/07/01

預訂 iPhone(下集)


上次寫預訂 iPhone 一文時,Apple 還未公佈 AT&T 的月費計劃,所以得出了水貨 iPhone 連同兩年合約的「最低出機成本」就是 4GB/US$2,419 及 8GB/US$2,519 的推算。

iPhone 在前天已推出了。原來買一部 iPhone 是很平的,到美國專門店購買時也不用即時簽署上台合約,只要放低 US$499 或 US$599(可能要加上稅項),就可以帶 iPhone 走了,所以想 iPhone 的成本很低,甚至在香港拍賣場已見到有 iPhone 現貨發售了,價格多數是增加 US$100 至 US$300 左右。

但跟其它手提電話不同,iPhone 是一定要配搭電腦去啟動(activate)的。iPhone 的使用說明清楚寫著:
Before you can use any of iPhone’s features, you must activate iPhone by signing up for an AT&T service plan and registering iPhone with the network.
買了 iPhone 回家,若不透過 iTunes 登記及簽署 AT&T 的兩年網絡服務合約,是不能使用 iPhone 的任何功能,當然包括了電話以外的聽歌或睇片功能。換句話說,若你在香港買了一台未經簽約及啟動的 iPhone,恐怕你要將它先送回美國申請上台服務,否則你的 iPhone 只會是一件價值數千元的觀賞品。

有沒有方法破解?看來 Apple 跟 AT&T 的五年獨家合約是很認真的。在美國已有網友證實,換入了當地其它電訊公司 SIM 咭的 iPhone 仍是不能啟動,換句話說是有鎖機。

鎖機又如何?玩水貨電話玩到出神入化的香港人,第一個反應當然是:送去給旺角的改機店舖一定可以搞掂。但要知道今次要替 iPhone 解鎖,並不是單單針對 iPhone 電話那麼簡單,還要破解 iTunes 的啟動功能,看來不是那麼容易。而且 Apple 也可透過不斷更新 iTunes 去欄截任何想破解 iPhone 的朋友。

想在香港真正使用 iPhone 的朋友(只作觀賞的不計),看來暫時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在美國買一台 iPhone,再乖乖的簽兩年 AT&T 的使用合約(月費由 US$60 起),然後申請國際漫游服務。以後,你就可以帶這台 iPhone 回來香港使用了,還可以真正的打電話呢!只不過是漫游收費......

2007/06/29

Mac OS X 10.4 的歡迎短片


每次替客人或朋友安裝 Mac OS X 10.4 時,都有機會看到一段 Mac OS X 10.4 的歡迎短片,不少朋友也很喜歡此短片及其音樂,甚至有朋友向我查問,究竟在那裡可以下載到這短片或音樂呢?拿來做電話鈴聲也很不錯呢。

其實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該短片檔 intro.mov 及音樂檔 intro-sound.mp3 都已存放在你的 Mac 硬碟內,只是 Apple 把它隱藏得很好吧。

它的位置是:

系統/資源庫/CoreServices/設定輔助程式
/Contents/Resources/TransitionSections.bundle
/Contents/Resources

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SetupAssistant
/Contents/Resources/TransitionSections.bundle
/Contents/Resources

提一提大家,要開啟紅色的檔案,需要右按 (Right Click) 檔案並選取「顯示套件內容」,並不是正常的雙按 (Double Click) 檔案去執行。

2007/06/24

預訂 iPhone

最近很多朋友向 Mactivity 查問會否引入水貨 iPhone。說真的,我連「真正成本」都未知清楚,怎麼定價?

大家看到的 iPhone「定價」,即是 4GB/US$4998GB/US$599,都是一個「兩年合約上台優惠價」。在香港,大家都知甚麼是「上台優惠價」吧?使用月費越平,合約越短,機價越貴;使用月費越貴,合約越長,機價越平,機價有時甚至是免費。

大家知道美國的無線電話月費是多少嗎?在美國,iPhone 的指定網絡供應商是 AT&T

參考 AT&T 其它「上台優惠價」的電話,例如 Treo 680 智能電話,均要簽兩年上台合約,月費是 US$39.99(450 分鐘話音)加上 US$39.99(無限數據)。依此推算,iPhone 連同兩年合約的「最低出機成本」就是 4GB/US$2,419 (HK$18,868)8GB/US$2,519 (HK$19,648) 了。

合約可否轉讓給其它朋友?
iPhone 有沒有鎖機?
可否用香港電訊商的 SIM 咭?
這些都是未知之數。

唯一知道的,iPhone 是一部四頻機,在香港使用 2G 網絡一定沒有問題。怎樣用?在美國出機時,應該可以同時申請在香港可以打出打入的漫遊服務吧?反正已支付了 US$80 的月費。

閒話一則,最近看到香港 Yahoo 拍賣有朋友「預售 iPhone」,每部「定價」是 4GB/HK$4600 及 8GB/HK$5200,還包括了可靠的速遞運費,只要先支付 HK$2,000 訂金即可,餘款收貨時面交。價格可算「十分合理」,大家還不快去入貨?(先旨聲明,我跟賣機的這位朋友沒有任何關係。)

死 Hard Disk

Mactivity 有一項業務,就是替朋友修復損壞了的 Hard Disk,也有替 iBook 或 PowerBook 更換內置 Hard Disk。要更換 Hard Disk,「幸運」的原因可能是機主嫌容量不夠或轉速不夠快,「不幸」的原因則可能是原來的 Hard Disk 意外死亡:「死 Hard Disk」

「死 Hard Disk」這詞語,相信是每位電腦用家最怕聽到的了。今時今日 Hard Disk 的售價十分廉宜,更換一隻 Hard Disk 事少(要更換 iBook 的 Hard Disk 也不可說事少),但假若之前沒有好好備份資料,「死 Hard Disk」則可大可少。

有人說這世界上有三件事是不能避免的,一是「死亡」,二是「交稅」,三嘛,當然就是「死 Hard Disk」。既然是不能避免,能及早察覺也是一件好事。究竟「死 Hard Disk」之前是否有先兆的呢?很多朋友都說「有」,例如半夜會聽到 Hard Disk 發出「的的聲」,但他們總以為是幻覺,多半都不會太警惕。到有朝一日發現 Mac 不能啟動時,則多數為時已晚。

今次介紹一個較為科學的偵測方法。其實現在的 Hard Disk,多數都內置了一種叫做 S.M.A.R.T. (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的預警技術,只要安裝一個叫 SMARTReporter 的程式,就可以透過定時讀取 S.M.A.R.T. 的狀態,在 Hard Disk 開始有不正常操作前預先作出警告,以便提早替重要資料備份。

2007/05/27

PC 鍵盤上的退出鍵

近幾年的 Mac,都使用了業界標準界面的 USB 鍵盤及滑鼠。Mac mini 的出現,更鼓勵 PC 用家不必額外花費購買 Apple 的鍵盤及滑鼠,用原來 PC 的鍵盤及滑鼠就可以了,所謂 BYOKM (Bring Your Own Keyboard and Mouse)。

可惜,在 Mac 上使用 PC 鍵盤總有點不完善,Option/Command 等蘋果專用鍵當然可以用 Alt/Windows 等來取代,但 Mac 鍵盤上的光碟退出鍵(Eject Key)則不是所有 PC 鍵盤也有。

要退出光碟片,不是將光碟拖到垃圾筒就行嗎?對。但對於很多 PowerMac 或 Mac Pro 用家,要放入光碟片前,首先是要讓光碟機底盤彈出,這就要用上退出鍵了。這裡有一個小貼士,只需找出一個叫 Eject.menu 的檔案並按兩下執行,就可以將控制光碟盤開關的功能放置在 Mac OS X 的 Menu Extra 位置上,以後要退出光碟片就有多一個辦法了。

系統>資源庫>CoreServices>Menu Extras>Eject.menu


2007/05/19

十四天價格保障


Apple 剛在數天前推出了更新版本的「第三代」MacBook,只屬輕微升級,但已刺激起不少朋友的購買意慾,這幾天 Mactivity 就收到不少電話查詢。(奇怪,又無現金特價又無免息分期的店舖都有人查詢?)

新機出閘,有人喜,也有人愁。若果你是最近幾天購買「上一代」MacBook 的朋友(幾天前才在「凶宅」買了 MacBook 的 James 要留意了),當看見相同價錢但可以買到更快更好的機種時,第一個反應除了是說聲「有無搞錯?」之外(當然還會很合理地夾雜一些助語詞),第二個反應應該是甚麼呢?會不會是高呼「回水」?

在本地 Mac 討論區蘋狂陣看到這樣一篇貼文,提到台灣地區是設有價格保障的,原來不只自由行的內地同胞可以有「回水」的權利,台灣也有「回水」制度。於是到香港 Apple 的網站搜尋一下,發覺原來也有類似的價格保障,但要在收到貨品後 14 天內提出。

有興趣參加「回水行動」的朋友可致電 800-908-988 查詢,大公司對消費者一向有很多規範,行動不保證成功,但不妨一試。注意,不要打來 Mactivity 查詢「回水」詳情呀!成功「回水」後的朋友,不妨在這裡留言告訴大家。

2007/05/12

Mission Impossible


對於初初接觸 Mac 的新手,基於種種誤會,可能會花了很長時間去探究一些在 Windows 世界很普通但在 Mac 世界是「接近不可能」的事情,現舉出一些常見的例子,希望替大家省下一些時間。看後,你可能也會說一句,It's Amazing!意想不到!

1. 沒有中文手寫板
在 PowerPC 年代總算還有一塊叫蒙恬筆的東西,但據說官方驅動程式只支援到 OS X 10.3,在 OS X 10.4 的機種上已要倚靠一些非官方的驅動程式。在 Intel Mac 上,負責將舊有 PowerPC 程式碼轉到 Intel 程式碼的 Rosetta 更出現跟蒙恬筆軟體水土不服現象,所以現在的 Intel Mac 是沒有中文手寫板的。

2. 不能上網買馬
香港賽馬會的投注網頁,是只支援 Windows + Internet Explorer 的這個組合。請注意,不是簡單的一句不支援 Mac + Safari,馬會同時也不支援 Microsoft 旗下的 Pocket PC + Pocket IE,當然也不支援任何 Linux + Firefox/Netscape。若果有 Mac 友是馬會大戶,希望可以代為反映一下。

3. 不能觀賞 now.com.hk 的內容
now.com.hk 的情況跟不能上網買馬類似。若你看到軟件需求有 Internet Explorer 這個字,又依稀記得曾經有一個叫 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 的東西,也別浪費時間,四圍打鑼打鼓找這個軟件了。雖然大家都叫 Internet Explorer,但除了名稱是一樣之外,它們跟本上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人家要的是 Internet Explorer for Windows。

4. 沒有 PPLive 網上電視
很多朋友都愛用 PPLive 觀看網上電視,尤其是足球賽事,但 PPLive 也是要求你有 Windows + Media Player 10 這個組合。不要說 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近年連 Microsoft Media Player for Mac 也消失了。還好,最近有一間叫 Joost 的公司有也類似 PPLive 的 P2P 網上電視服務,內容方面不知道是否適合香港人口味。Joost 只支援新的 Intel Mac,一眾 PowerPC 的機主仍然只能夠得個「恨」字。

5. 看 Yahoo Hong Kong 會一團糟
Yahoo Hong Kong 是很多香港人會到訪的網頁(包括我),但最近進行了改版,而且越改越差。改版後的 Yahoo Hong Kong 跟 Mac 的官方瀏灠器 Safari 完全不兼容,經常出現字體重叠、亂碼及版面混亂的格局,包括「BLOG」、「知識+」、「音樂」等,甚至連最基本的搜尋功能都會出現字體重叠不清現象。不必試圖更改 Safari 設定去迎合 Yahoo 了,索性轉用 FirefoxCamino 好了。

6. MSN Messenger 沒有視像聊天功能
說真的,我不明白為甚麼會有那麼多朋友渴望 MSN Messenger 有視像聊天功能。我也有 iSight,以前用 Windows 的日子也有安裝 Webcam,但從來沒有真正的使用過。所以別說視像聊天了,連語音聊天我也很少會開啟。真正要用視訊,去開一個 Skype 賬戶好了,Mac 版的 Skype 支援視訊方面做得不錯。如果你真的想測試一下 Mac 的視像聊天功能,可以找我測試,但最好是漂亮的女性 Mac 用家。

7. 在 Mac 上不能安裝 .exe 檔案
人說人話,鬼說鬼話。Mac 就是要行 Mac 的軟件,至於 .exe 則是 Windows 格式的執行檔,只有 Windows 看得明,Mac 是看不明白的。不要拿一片 Photoshop for Windows CD-ROM 放在 Mac 上去安裝了。順帶一提,很多病毒都是 .exe 格式,即使通過電郵收到並存放在 Mac 的硬碟內,Mac 就是怎樣也看不懂,很安全的。

8. 不能準確無誤地開啟 Windows 上製作的文件
這裡指的是「業界標準」Microsoft Office 文件。雖然 Microsoft 也有生產 Microsoft Office for Mac,但事實是,即使你家中是使用 Windows,也不一定可以「準確無誤」地開啟由公司 Windows 上所製作的各類精美文件,除非你家中及公司的電腦都是用同一個版本的軟件(例如都是 Windows XP + Office 2003)、安裝了完全相同的中英文字庫甚至一樣的打印機。

9. Intel Mac + Adobe CS2 很慢很不穩定
Adobe CS2 是針對 PowerPC CPU 而寫的一組龐大軟件,理論上是不能在 Intel CPU 的 Mac 上執行。多得 Apple 在 Intel Mac 內提供了 Rosetta 這個即時翻譯器,所以在某程度上「雞」可以同「鴨」講,但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執行,而且間中也會翻譯錯誤,導致有各種意外出現的情況,例如程式突然結束。唯一解決方法是付費升級到 Adobe CS3

10. 沒有討論 Mac 的中文雜誌或期刊
據我理解,今時今日,在中、港、台三地,都找不到一本專門探討 Mac 的中文雜誌或期刊。由於 Apple 近年來忽然「潮」起來,在鼓勵年青人不斷消費的一些潮流雜誌倒是經常見到 Mac 的芳踪。若你想到雜誌架找一本講述 Mac 的中文雜誌,大可省點氣力。唯有希望香港各大電腦雜誌能抽多兩三頁紙介紹一下 Mac 吧,當然也要有一定的水準。

大家還想得到更多 Impossible 的任務嗎?

2007/05/06

Apple TV + YouTube?


間中跟上來 Mactivity 的朋友閒談,不少都看淡 Apple TV 的前景,尤其是在香港,理由大致上都是沒 iTunes Store 讓用家購買影片、供觀賞的影片又沒 1080p 高清畫質云云。

以我理解,Apple TV 的定位應該是一部「家庭電器」,就像錄影機或影碟機,是客廳中影視組合的一部份,而不是一部電腦的延伸。家庭電器最大的特色就是「阿爸阿媽都識得用」。很多朋友都說,Apple TV 能做到的,一台 Mac mini 也可做到,而且 Mac mini 功能更多彈性更大,也貴不了多少。但問題是「阿爸阿媽唔識用電腦(也不想學)」,而 Apple TV 機身連開關也沒有,母親大人也一定不會在打掃時意外地關了 Apple TV。只需拿起遙控器,根據畫面選單點選各類功能,家中任何成員都可以輕易地操控 Apple TV 來聽歌、觀看照片及欣賞電影。

有了硬件,便要談談軟件。相信大部份朋友的電腦內都擁有大量的音樂或照片,要分享這些內容到 Apple TV 並不困難。但既然名稱叫 Apple TV,主打功能當然是睇片。但片從那裡來?你電腦內有多少視訊片段?又有多少是可供 Apple TV 播放的 mov/m4v 格式?iPod 能夠成功,因為 MP3 實在很流行,你我的電腦內已有大量內容可供填滿 iPod。但視訊檔案體積龐大,沒有幾個人的電腦內會儲有大量影片以供 Apple TV 播放。那麼 Apple TV 有甚麼出路?

現在地球上最多人認識的視訊資料庫是那一個?應該不是 iTunes Store 吧?我猜應該是近期跟 Apple 走得很近很近的 Google 旗下的 YouTube 了。試想有一日,當家中母親大人在傳媒得知有另一位「巴士阿叔」時,她可以安坐家中梳化,透過 Apple TV 的簡易操作介面自行到 YouTube 下載及在電視即時觀賞這影片,這會是多簡便!

Apple TV + YouTube,有得諗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