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
Mactivity 已開業五年,今天正式踏入第六年了!熟悉我性格的朋友,都知我不會搞甚麼慶祝活動,但我仍然想寫點東西作一個記念,也讓大家重溫一下 Mactivity 的過去。
我從 1985 年買了土炮 Apple //e 電腦後,跟 Apple 就結下不解之緣。二十年後,於 2005 年底打算再度創業時,就想到要做一點跟 Apple 有關的事情。
創業早期
我對 Apple 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對培訓也有一點經驗。既然周星馳可以把「功夫」及「足球」結合一起,我也嘗試把「Apple」及「培訓」兩者結合,於是就想到開設一間教人用 Mac 的小型培訓中心。因為以前也有一些創業的經驗,所以 Mactivity 由構思到真正開業,所需的時間不算很長。
記得 2005 年 11 月初,那時憶蓮在香港舉行一連四場的「
夜色無邊演唱會 2005」,本來打算四場全去捧場,但有一場因為買不到門票的關係,當晚索性到紅館場外支持,而 Mactivity 業務上的很多具體方向,就是那晚在紅館場外一邊聽著憶蓮的歌聲、一邊慢慢構思出來的。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Mactivity 在 2005 年 12 月 21 日正式在位於旺角通菜街(女人街)的威達商業大廈內開張。在經過一些簡單的宣傳後,第一次的「Mac OS X 入門課程」在 12 月 29 日晚上順利完成,在此特別要多謝
MACitizen 的 Derek 會長 、
HKMUG 及
老地方冰果室在宣傳上的協助。還記得當晚的 4 名同學中,包括現在已成為老朋友的 Stephen Tang 及 Xavier Yu。兩位大哥,最近好嗎?
在以後的 6 個月中,Mactivity 嘗試辦過不同類型的課程,多得幾位合作過的拍檔導師,包括萬能導師 Andrew Ip、教 Widget 製作的 Kit Sir、以及教網絡應用的 Joe Chan。尤其要多謝 Andrew 及
WithoutWidget 的 Kit Sir,在 Mactivity 最艱辛的創業期,Andrew 為 Mactivity 構思了很多課程,有一次甚至帶了 iMovie 課程的學生去維港拍攝農曆年煙花,而 Kit Sir 更在沒有收取導師費的條件下跟 Mactivity 合辦了幾次全港獨家的 Widget 製作課程,再一次多謝他們。
Kit Sir 主講全港獨家的 Widget 製作課程
有一些構思過的課程,因為種種客觀原因(主要就是收生不足)而未能推出,但也要衷心感謝相關的導師,包括 Souza、Raymond、Joseph Mak 等,謝謝你們的付出及對我的信任。
如果你最近才認識 Mactivity,可能對以上的歷史感到意外及陌生。經我親自證實,在香港辦 Mac 培訓課程,真的是很困難,尤其是在 PowerPC 時代、Intel Mac 還未出現的日子。這是我用 6 個月時間、加上真金白銀親自實踐得出的結論。那時 Mactivity 的收入,連租金也付不起,更別說要收回我的人工及其它開業投資。那時有位對 Mac 很有興趣的中四同學 Joe,經常會上來 Mactivity,他現在已讀中七了(沒有算錯數,我也不好意思深究原因......),他可說跟我一同見證 Mactivity 最艱辛的日子。那時,我跟這位經常呻窮的 Joe 同學,每日研究的課題就是「怎樣用 HK$10 在旺角區吃一頓晚飯」。
Mactivity 是我自己一個人掏腰包辦的,那時買了幾台 Mac mini 及 iBook,加上幾台 LCD 顯示器,連同租金、裝修、打印機、投影機等培訓用設備,開業投資花了十萬元。但培訓的生意實在不太好,是放棄?還是堅持?
最後,我選擇了堅持,但改變了方向。
開始轉型
在 2006 年,Apple 最當紅的產品,不是 Mac,而是 iPod。有一次 Mactivity 接受了「招職」的訪問,讓很多 iPod 用家知道 Mactivity 有教授 iTunes 使用技巧的課程。令我意外的是,部份朋友除了需要人教導怎樣使用 iTunes 或 iPod,還需要人替他的 iPod 維修。
「招職」曾採訪過 Mactivity 的 iTunes 應用課程
Apple 對 iPod 的維修態度一向是保用期內「壞一部、換一部」,沒有甚麼真正的「維修」服務可言。那時極暢銷的 iPod mini 剛好踏入了電池老化週期,很多 iPod mini 用家都不甘心因為電池老化而放棄一部操作完好的 iPod mini,於是我就找了幾部 iPod mini 回來,在經過很多次「損手爛腳」的實驗後,終於掌握了完美地拆開 iPod mini 及更換電池的技術;後來又分別掌握了替 iPod Video 及 iPod nano 更換電池甚至 LCD 屏幕等技術。在沒有太多公司提供 iPod 維修服務的環境下,Mactivity 就在不知不覺中由提供培訓的公司轉型為提供 iPod 維修服務的公司。
在 Mac 方面,本來身邊玩 Mac 的朋友很多都是老手,大家資歷也是相若,談不上要找我幫忙。但也是湊巧,在 2006 年中,Apple 推出 Intel Mac,及後更破天荒推出
BootCamp 程式,讓 Mac 可以執行 Windows XP 操作系統。於是,一群從不認識 Windows 的老 Mac 人要找人幫忙解決 Windows 問題,而一群初初接觸 Mac 的 Windows 用家人又要找人幫忙解決 Mac 問題。由於我過往是同步學習及使用 Mac 跟 Windows 兩個操作系統的,對兩個操作系統都有一點經驗,加上在培訓工作時累積的一點講解技能,於是 Mactivity 又在不知不覺之中,加入了向客人提供一些買 Mac 前後的諮詢服務,以及協助新手用家解決 Mac 上遇到的各類疑難。
憑著對 Mac 多年的認識及使用經驗,我也開始替客人作簡單的 Mac 維修,包括系統重裝、記憶體及硬碟升級等。因為 Mac 的軟件及硬件也在不斷演變,舊有的經驗未必能適用於今日,所以我也要不斷在互聯網上找尋資料,學習最新的維修技術,包括如何拆解 iMac、Mac mini、MacBook 及 MacBook Pro 等。記得第一次替 iBook 更換硬碟,因為沒有合適的工具及相關經驗,足足用了 8 個小時才能完成;上星期我替另一部 iBook 更換硬碟,只用了 30 分鐘。
團購經驗
在 2006 年 6 月,一個叫
Parallels Desktop 的軟件誕生,很多網友在討論區中熱烈討論這個軟件,紛紛詢問購買途徑及價格。真想不到,香港會有那麼多人購買正版軟件。
那時 Parallels 是新公司,在香港仍未有代理,大家都是在互聯網上直接向美國訂購。有網友留意到,如果一次訂購大量授權的話,會有不錯的折扣優惠。但要臨時集合一群網友進行團購,涉及很多金錢交易及貨品交收流程,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剛好 Mactivity 那時仍未完全轉型,我每天的工作也比較清閒,於是便嘗試聯絡軟件公司,並在網絡上籌辦了一次 Parallels Desktop 團購行動。
最終這次團購行動能順利完成,有差不多五十位網友參與了這次團購。而這次團購行動對 Mactivity 最重要的意義是,有機會讓更多朋友認識 Mactivity,而且建立了不錯的口碑,起碼認為這是一間值得信賴的公司。後來當 Parallels Desktop 有了正式的香港地區代理後,我便跟代理商合作,直接售賣行版 Parallels Desktop,也經常跟客人分享 Parallels Desktop 的使用經驗及心得。據說多年來 Mactivity 售賣 Parallels Desktop 的數量,比很多位處大街的店舖還要多,這都是意想不到的結果。
以後,我們也籌辦過美國 OWC 網上商店定期團購行動,直到後來需求下降才停辦;同時也有協助本地討論區的網友,充當一些小型團購行動的付款及交收地點。同樣地,這類團購行動也讓 Mactivity 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客人。
結緣台灣
2006 年 8 月,有一個台灣人在本地討論區貼了
一篇文章,說他剛成立了一個新的蘋果周邊品牌,想找香港人合作銷售。那時我覺得,反正地方也租下來了,賣一點小配件也不錯呀,就不知這個台灣人會不會嫌棄只有一間寫字樓(而且不是地舖)的公司來合作。於是我就發了一封電郵給他,說我願意作為他的合作伙伴。
記得第一次接到這個台灣人的電話時,我們是用國語加上英語談了好幾分鐘,我大約只明白他在電話中所說的一半,我猜他也不會完全明白我想表達甚麼,但我們就這樣子開始合作了。Mactivity 成為他在香港第一個分銷點,而他們的產品也由最初的手提電腦保護手墊、保護套、屏幕保護貼,發展到今日好評如潮的
the icon:iPhone 備用電池。這個台灣人就是 essential tpe 的 Fred Chen,今天他已是我的好朋友了,但我跟他的溝通有時仍需要用英語加手語來表達。
我跟 Fred 戲稱為「手墊皇」的 Laptop Shield Kit
而 Mactivity 也因為有了跟 essential tpe 的合作經驗,陸續成功跟其它廠商建立合作關係,開始銷售更多特色周邊商品,例如 Parallels Desktop、moshi、Sonnet、
iKlear 等等。
也是在 2006 年 8 月左右,一間叫
hypo 的台灣公司,自行研發了一套能跟 iPhoto 整合的印刷方案,並且接受香港訂單。那時 Apple 只在少數地區提供 iPhoto 印刷服務,當中並不包括香港,hypo 的出現對香港的 iPhoto 用家來說是天大喜訊。可惜往後在本地討論區看見不少意見,表示對 hypo 成品的質素有一點失望。
在 Mactivity 展示的 hypo 商品樣本
因為 hypo 在台灣,在香港沒有分店,香港用家只靠互聯網上的產品照片加上自己的猜測,下單前並沒有機會親身看過 hypo 的成品,當收到成品的一刻,感覺有一點落差是可以理解的。為了對 hypo 公平一點,我就主動發了一封電郵給 hypo,說若果 hypo 願意的話,Mactivity 很樂意替 hypo 展示他們的製成品,讓香港地區的準買家能先看一看樣本的質素,再自行決定是否使用 hypo 的服務。就這樣,Mactivity 成為了 hypo 在香港的唯一展示地點,直到今天。雖然 Apple 已開始在香港提供 iPhoto 印刷服務,但憑著 hypo 的不斷努力、不斷改良品質,大部份用家也認同 hypo 質素比 Apple 的來得更好。
過往四年多,不少朋友也是因為 hypo 而認識 Mactivity,在此要謝謝 hypo 的育豪,給予我們這個難得的機會。而透過育豪的介紹,前幾年我還有機會認識了「
打開Mac新世界」一書的作者:五樣先生。我十分欣賞五樣的這本作品,便把這本非常適合初學者閱讀的中文書放在 Mactivity 售賣。五樣,你的作品真的幫了很多初學者,我們都很期待你的「打開Mac新世界 3.0」。
寫作生涯
經營小生意,當然沒有資金在電視上播放「宣傳易」,而我覺得利用網誌的方式來做推廣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於是在 Mactivity 開業的第二天,就趁空閒時間建立「
麥客見聞」這個網誌了,靈感主要來自我的好朋友林檎妹子,也就是香港 Mac 界人氣很高的「
林檎妹子愛Mac部落格」網主。多謝林檎妹子引我進入寫作網誌的生涯,也為我解答了很多關於建立網誌上的疑難。
「麥客見聞」主要是記錄 Mactivity 發生的一些人和事,偶然也會花點時間寫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在 Mactivity 舉辦培訓課程的期間,我會把課程資料電郵給不同的雜誌社,希望他們代為刊登。想不到
DPI 雜誌的編輯 Lawrence 看過我的網誌後,竟然看上了我的文章,邀我負責撰寫 DPI 雜誌內一個 Mac Channel 專欄。我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一來可以鍛鍊我的寫作能力,二來也可替 Mactivity 作宣傳,於是就一口答應了。
Mactivity 曾為 DPI 雜誌 Mac Channel 撰寫專欄
那時雖然很多稿件都是「一雞兩吃」,既在網誌出現,又在 Mac Channel 專欄出現,但撰寫個人網誌沒有截稿日期的壓力,工作忙碌的時候可以連續幾星期不寫,但替雜誌寫專欄則不能脫稿。記得後期 Mactivity 的業務漸上軌道,平日已很難抽空構思及撰寫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每每等到 DPI 雜誌的編輯大人打電話來催稿,我才知道大限臨頭,要認認真真坐下來寫點東西。也因為要替 DPI 雜誌專欄定期供稿,才養成我不斷寫「麥客見聞」的習慣,這收穫可說是始料不及。
因為 DPI 雜誌的轉型,Mac Channel 專欄寫了兩年半後,終於在 2008 年底劃上句號。在這兩年半中,我替 DPI 雜誌寫了三十多篇文章,有長的、也有短的。在合作期間,Mactivity 也成為 DPI 雜誌的一個派發地點,不少朋友每個月也專程上來 Mactivity 索取最新一期的 DPI 雜誌。
在此要多謝 DPI 雜誌的編輯們,謝謝你們給我一個難得的寫作機會。也要多謝中學時教我中國語文的老師,全靠你們昔日的指導,雖然我仍不會寫出優美動人的文章,但最起碼能寫出讓人看得明白的文字。
不斷轉變
在這幾年中,Mactivity 很多服務都是應客戶要求而開展的。
在我們剛剛開始維修 iPod 的時候,有一位客人帶著 iPod 上來找我們求救。她的 iPod 在保用期內壞了,去了官方維修中心,得到的答案是「壞一部、換一部」。但她有很多珍貴的照片存放在 iPod 之中,問我有沒有方法把照片取出來。經檢查後,發現是 iPod 底板損壞,而存放資料的硬碟仍是完好,我就想辦法替她把照片取出並做了一個備份。從此,Mactivity 除了替客人維修 iPod 外,也會做各類的 iPod 資料備份。
另有一次,一位客人帶同他的 iBook 上來維修,經檢查後是硬碟損壞,只要更換一隻新的硬碟、再把系統重裝一次就好了,而我也即日把這項工作完成。但原來客人有一些很重要的工作檔案未有備份,即使我把 iBook 修好,他也要花很長時間把工作重新再做。於是我就決心研究「資料復修」的技術,讓 Mactivity 的服務能更完善,後來也跟數間不同規模的專業級硬碟復修公司成為合作伙伴,替不少朋友救回硬碟內的珍貴資料。但我仍是要提醒一下大家,記得要替珍貴的檔案做好備份。
也有一次,一位客人帶著他的 MacBook 上來維修,經檢查後確定是主機板損壞,維修費用高昂,客人便決定購買一台新的 iMac,但想我協助把 MacBook 上的舊資料搬移到新的 iMac 上。考慮到要將一台笨重的 iMac 運來運去,他便託我直接向 Apple 訂購一部 iMac,待我把相關的複製工作完成後再交給他。因為售賣 iMac 會有些微利潤,我就減免了客人的服務費用,於是該客人能在一個地方得到所有服務,還可省去額外的服務費。Mactivity 的主機售賣服務也由此而生。
Mactivity 會應客戶要求代訂電腦並提供各項服務
至於 MacBook 租用服務,也是由於有一名只有 iMac 的客人,因為出門旅行需要一部 MacBook 隨身,所以便增添了這項服務,也方便了一些要利用 MacBook 做簡報的客人。以後,Mactivity 仍會應客人要求,繼續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服務。
展望未來
在 Mactivity 工作,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每天都會接觸到不同的 Apple 用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學生、老師、工程師、設計師、攝影師、音樂人、舞蹈老師、編劇家、電影導演、作家、玄學家、飛機師、醫生、護士、銀行家、老闆、律師、家庭主婦、退休的叔叔嬸嬸以及像我一樣的普通用家,因為我們都愛 Apple,所以無論新舊朋友,都有很多環繞 Apple 的話題;一些見面較多的客人,甚至成為我的好朋友。
我每天要面對不同的問題,有合上雙眼也懂處理的、也有從未遇到過的奇難雜症,逼使我每天都要向萬能的 Google 大神虛心請教,而我也從中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這些工作上的挑戰,以及完成任務後的成功感,也是令我保持振奮的動力。
記得在 Mactivity 的網頁上,寫著我們的服務包括:「培訓、諮詢、支援、買賣、租用、升級、數據復修及各類軟硬件維修服務。」培訓是我們最開始的服務,但也是現在最少做的服務之一,只會偶爾抽一個星期日下午回到 Mactivity 或到客人府上作一對一的培訓。綜合過往幾年、接觸過數千位用家的親身經驗,我發覺很多新手其實不懂用 Mac,很多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沒有。期望 Mactivity 未來,可以再次回歸本業,為大家再舉辦不同類型的課程或分享會,讓大家更加善用手上的 Mac。
由「Mac & iPod 培訓及體驗中心」慢慢演變到「Mac & iPod 服務中心」,當中有很多的意外,讓我明白到很多事都不能盡如人意。能支持到今天,老套一句,最重要是不放棄,並不斷充實自己,隨機應變,捉緊每一個機會,上天總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當然最好不要是 Microsoft 的「視窗」啦。
在此要衷心感謝每一位幫過 Mactivity 及 Johnny 的朋友,謝謝你們。我會努力把 Mactivity 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經營下去,希望未來能協助更多的 Apple 用家。
最後,為大家解開一個疑團。很多朋友經常問我,代表 Mactivity 出現在很多地方的那個大頭像,照片中的小朋友究竟是誰?是我小時候的樣子,還是我兒子?答案是我的侄兒「杰杰」,過幾天就 8 歲了。我也趁 Mactivity 五週年的日子,換上這一張較成「成熟」的版本。
五週年驚喜
Mactivity 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我們很著重跟客人的關係。趁著五週年的日子,我也很想聽一聽大家對 Mactivity 的印象及建議,歡迎大家加入我的
facebook,並在 2010 年 12 月 31 日或以前,在五週年誌的題目下,寫上「
你對 Mactivity 最難忘的一件事情」及「
你最想 Mactivity 改進的地方」,我會選出最令我感動的幾位朋友,並送上之前的驚喜系列禮品給他們。大家也可利用 facebook 的「Like」功能投票,我也會參考大家的竟見。
其實 Mactivity 能生存五年,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驚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