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正研究可佩戴式裝置(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的傳聞,已傳了一兩年,甚至連名字也取好了,叫做 iWatch。但我卻認為不會有 iWatch,準確一點說,我認為該可佩戴式裝置不會稱為 iWatch。
Jony Ive 說過,產品命名對設計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如果要設計一個午餐盒,我們開始時就不要把名字定為「盒」,因為這會限制了創意,只會把產品聯想到長方形或正方形,所以我們要小心產品名字,它決定了要走的方向。
手錶面世已超過一百年,經歷長時間的改進,它除了顯示時間外,亦演變成手飾的一種,重點已不在顯示時間,而在於其工藝設計、品牌、生產材料等特徵上。現有的智能手錶(Smart Watch),功能上或許可以取代現有的手錶,卻完全無能力取代傳統手錶的特徵,特別是昂貴的、工藝卓越的優質名牌手錶。
我相信 Apple 的可佩戴式裝置,將可與傳統手錶並存,改名 iWatch 的話,會給人佩戴兩隻手錶在身之嫌,那是多麼笨的一件事。
智能手錶應該向那個方向走,現在沒有一個很成功的模式,不太成功的模式(以口碑及銷量計)倒有不少,例如三星的 Galaxy Gear。如果 Apple 要設計一個可佩戴式裝置,絕對不會是手錶那樣簡單,所以不應稱為 iWatch。
Apple 在過去一年,已招聘了 Nike 的設計總監 Ben Shaffer 及健體專家 Jay Blahnik,他們都是 Nike FuelBand 成功的幕後功臣,據說很多 Apple 高層(包括 Tim Cook)都是 Nike FuelBand 的用家,我估計 Apple 的佩戴式裝置,應會以 Nike FuelBand 為基礎,再加入更多「你估佢唔到」的功能。
來自德國的大學生、工程師 Thomas Bogner,在 Nike FuelBand 的基礎上,設計了這樣的概念裝置,大家覺得怎麼樣?
若由我來獻計的話,我會把它稱為 iBand。
2 則留言:
iWrist 又点?
發佈留言